设想、却又似乎合情合理的微观世界!
“仅仅谐振还不够,”
陈羽墨手指滑动,屏幕上的公式流切换,“能量被捕获,需要耗散路径。
这涉及到材料内部特殊的‘缺陷工程’和‘界面设计’。”
他调出另一组复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图和能带结构图,“我们需要在原子层面,精确引入特定类型和密度的晶格缺陷,构建低维结构,形成高效的声子(热能)传导通道,将捕获的电磁波能量定向转化为无害的热能,并通过材料本体结构快耗散掉。”
“这……这需要对材料微观缺陷的生成和控制达到原子级精度!”
博士生张薇忍不住惊呼出声,脸上满是震撼。
“是的。
这是工艺上的巨大挑战,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陈羽墨肯定道,目光转向沈青山,“沈教授,您觉得,在现有工艺条件下,通过离子注入结合特定退火工艺,辅以应力场调控,能否在特定晶向的基体材料中,实现这种‘有序缺陷阵列’的定向排布?”
沈青山没有立刻回答。
他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尊石像,所有的注意力都完全被屏幕上那些越时代却又逻辑自洽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结果所吞噬。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点,仿佛在跟着那些公式进行着高的心算推演。
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悄然渗出。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陈羽墨沉稳的讲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