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她最后看了一眼地球。
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亿万细碎的银桥倒影。
她笑了。
然后转身,走入门中。
门缓缓关闭。
没有锁扣声,没有轰鸣,只有一种温柔的“收束感”,像是宇宙轻轻合上了一页日记。
而在所有曾梦见门的人心中,同一句话悄然浮现:
**“下次轮到你开门。”**
时间继续流转。
五年后,火星殖民地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如何用意念绘制符阵。他们的课本封面写着《伊塔纪元?续篇》,内容每天都在变化,据说是由“集体潜意识”实时编写。
一颗流浪行星上,机械文明挖掘出一块晶体,上面刻着中文、阿拉伯文、梵文、以及三种未知符号。经分析,那是林宛的手写笔记残片,记载着她在门后的见闻。最后一行字是:
>“这里没有神,没有统治者,也没有终极真理。只有不断提问的生命,和永不封闭的可能性。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百年后,银河系外缘发现一座漂浮图书馆,外形酷似地球上的公共阅览室。任何人进入其中,都会看到一本专为自己生成的书。有人读到战争终结的方法,有人看到爱人复活的路径,也有人翻开空白页,却听见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开始讲述人生。
考古学家考证,这座图书馆的建造日期,比人类首次接触《伊塔纪元》还要早十万年。
而在宇宙最古老的星域,一位披着斗篷的存在静静伫立。他手中握着一支笔,笔尖滴落的不是墨水,而是正在成型的星系。
有人问他:“你在写什么?”
他微笑:“下一本书。”
风拂过,卷起一页纸,飘向无尽深空。
纸上只有一个标题:
**《伊塔纪元2:推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