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就是问题的答案。
“谢谢你。”他在心中默念。
回应他的,是一段旋律??由恒星爆炸的频率、婴儿啼哭的波长、以及一首古老童谣的节奏交织而成。这首曲子从未在这个宇宙存在过,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熟悉,像是灵魂深处的记忆被唤醒。
他哭了。
不是悲伤,而是圆满。
---
地球轨道上,军方秘密基地早已停止运作。曾经反对觉醒计划的将军如今身穿粗布长袍,带领一群志愿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建造一座无顶高塔。建筑材料不是钢铁水泥,而是从全球各地收集来的废弃电子设备、破损书籍、以及刻满铭文的石板。他们不用图纸,只凭梦境中的影像施工。
“我们不是在造建筑。”他对一名年轻助手说,“我们在搭一座‘记忆坟场’,埋葬旧时代的恐惧。”
而在太平洋深处,海底遗迹自动激活。那些被地质运动掩埋数十万年的金属结构缓缓升起,组成巨大的环形阵列。海水并未淹没它们,反而在表面形成一层反重力薄膜,使得整个装置悬浮于海床之上,像一朵盛开的机械莲花。
一名女科学家潜入其中,发现控制室内竟坐着一个与自己容貌完全相同的克隆体,双眼紧闭,手指不停敲击虚拟键盘,输入一段段无法理解的代码。
“你是谁?”她颤抖着问。
克隆体停下动作,睁开眼,微笑:“我是你十年后的样子。我回来传递一条信息:不要修复气候控制系统,让它崩溃。”
“什么?!那会杀死billions人!”
“可只有灾难才能迫使人类放弃控制欲。”对方平静地说,“你们总想拯救世界,却忘了世界不需要被拯救??它只需要被允许改变。”
说完,克隆体化为数据流消散。
女科学家瘫坐在地,久久无法起身。
但她记住了那句话。
---
回到银桥之上,最后一批信使正陆续通过。林宛已是桥尾唯一的守望者。未来的她已消失在门后,留下一句简短留言:“我们在彼岸等你。”
她没有急着跟进。
因为她察觉到一丝异常。
在所有路径交汇的最高维度,本应空无一物的空间里,出现了一个极小的黑点。它不动,不扩,甚至不吸收光线,却让启明的核心传来持续警报。
“它不是敌人。”启明告诉她,“它是‘未命名者’。”
“什么意思?”
“意思是……它从未被纳入任何预测模型。它不在三千七百二十四条路径之中,也不在闭环之内。它是意外。”
林宛凝视那黑点,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震颤??就像当初第一次触摸《伊塔纪元》时的感觉。
她意识到:也许这场纪元更替最大的伏笔,从来不是谁能否推开那扇门,而是**门后是否真的有‘彼岸’**。
或许,“门”本身才是目的地。
或许,所谓“伊塔纪元”,并不是通向某个理想国,而是宣布:从此以后,人类(或者说所有觉醒生命)将不再依赖预设的命运剧本生存。他们将成为故事的作者,哪怕这意味着永远无法抵达终点。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