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定能让他颜面扫地!”
易众天没反应过来,但其余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强压着嘴角,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刘老师,我哪里写的不好吗?”易众天脸憋成了猪肝色。
“《用现代感情理论看待三国蔡文姬的感情变迁》?你是蔡文姬吗?你就写?你瞧瞧,你里面的那些论据,采用的是野史吧?除了‘野’之外,简直就是屎!”刘一民将易众天的论文还给了他。
刘一民又说道:“大家都是来研究文学、文化的,你来研究蔡文姬的感情来了?”
“刘老师,刘老师,这是老易随手之作,不是正式的论文。”戴建业赶紧替易众天来解围,其余的学生连忙附和。
刘一民的脸色缓和了下来:“我强调过多遍了,历史虚无主义要不得。学者的研究要严谨,今天是你的随手之作,明天流传出去了。人家还不得在想:武大的易众天,水平很一般;上了文研所,依旧没改变。”
易众天连忙说道:“刘老师,我明白了。”
刘一民拍了拍易众天的肩膀,没再说话,等刘一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梁永安看易众天有点愁眉苦脸,笑着说道:“真别说,刘老师后面的四句话还挺顺口。”
“我再想想其他的。”易众天对于梁永安的调侃丝毫提不起兴趣。
下午上完课,刘一民去了一趟人艺,观看了人艺《南侨赤子》的排练准备情况。
欧阳山尊带着他看了一遍布景:“我们拿来了一些陈嘉庚先生年轻时的照片,我们以前也有跟嘉庚先生做过交流,所以对他我们非常了解。”
“我今天就是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我修改剧本的地方。”
“一民,你说笑了。电影局那么多人上场,都没有找出要修改的地方,我们两个自然也没发现。”夏淳乐呵呵地说道。
“行,有事儿两位跟我讲或者让朱霖稍话都行。”
刘一民去和曹禹聊会天,从于是之手里将《南侨赤子》的稿费领了出来。
“三千块钱,一民,你拿好。”于是之将财务送过来的信封,转交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简单地数了一下:“够了,于院长,我先走了。”
“去吧,去吧!”于是之乐呵呵地摆了摆手,等刘一民走出后,于是之嘀咕道:“写剧本真挣钱呐!”
刘一民等到朱霖下班,跟着他一起回到四合院。朱母和喜梅正在收拾鱼,刘雨和刘林在旁边玩水。
二十分钟后,朱父才骑着自行车到了四合院。
“今天我们理工大学很热闹,想必燕大更热闹吧,燕大的学生比我们理工大学的学生更活跃。”朱父拿着湿毛巾擦了擦脸和脖子里的汗水。
刘一民说道:“爸,你学学摩托怎么骑,我再去买一辆摩托,从西郊回来有点远,有个摩托车省事儿。”
“算了算了,我这一把年纪了,就不赶这时髦。骑自行车摔倒顶多擦个皮,要骑摩托车摔倒,我这腰还不得摔断了。”朱父赶紧拒绝。
朱母认同地说道:“路上人多,老了骑摩托车不安全。我们骑了大半辈子自行车了,还是自行车舒服。”
朱霖也跟着刘一民劝了几句,见劝不动索性就不管了。
朱父拉着刘一民谈国家大事,刘雨和刘林坐在两人怀里听讲,尽管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但听得认真。
晚上,刘一民和朱父喝了几杯酒,葱烧鲫鱼的香味弥漫在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