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81章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第481章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3 / 5)

;  刘一民笑着说道:“我当时重点看了,东风五很大,当时也详细的进行了一番讲解。”

    “是啊,它是国之重器。”钱老郑重地说道。

    “其实讲解那么多,我觉得一句话就够了。”

    “什么话?”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钱老听到这句介绍语很满意,不过还是说道:“现在还不行,射程一万两千公里,只能覆盖绝大部分地方,不过抵住美国人的喉咙是够了。”

    钱老的办公桌上还有一封建议信,那是王淦昌、王大珩等一众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因为是86年3月提出的,被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布局,提前布局,才有了后来技术的井喷式发展,慢慢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刘一民下一个要采访的就是王淦昌王老,邓老亲密的战友,78年从九院调回了燕京,在二机部部里任职,不过82年辞去相关职务,从事激光核聚变研究。

    下午,刘一民马不停蹄地去采访王老,钱老也提出随行,正好跟王老聊一聊这个追踪国外先进科学的倡议。

    刘一民采访非常有急迫感,根据历史,86年6月解密了邓老事迹,7月底邓老就逝世了。

    王老住在中关村的“特楼”,本名叫做中关村科学院科源社区,核心是三栋楼——13、14、15号楼,钱老曾经也在这里住过。这三栋楼被称为“特楼”,里面住过8位两弹一星的获得者,六十多位科学家。

    这里守卫也非常严密,对面不远是燕大的职工宿舍楼。

    建筑是红砖三层坡顶小楼,楼道并不宽敞,反而非常狭窄,外面绿化很好,不过现在这个季节,树都是光秃秃的。

    “永怀住在13号楼,他的妻子李佩同志还在。唉,我见到她,就想到永怀。”

    这三栋楼后来被当做文物保存了下来,其中离不开李佩的奔走呼吁。

    王老站在十五号楼门口等他们,看到钱老立即走过来伸出了双手,钱老指着刘一民说道:“这是刘一民同志。”

    “一民同志,很早就听说过你了。你的《横空出世》我们都看了,你的《祖国不会忘记》,我也会唱。你跟钱老的广播节目,我之后还等着听呢。”王老热情地说道。

    钱老笑着说道:“他对目前国内年轻人的影响很大。”

    刘一民赶紧说道:“在您两位科学家面前,我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听众主要是奔着钱老去的。很多科学家的事迹不能解密,要不然咱们国能多出来好几个诺贝尔奖。”

    王老轻松地说道:“诺贝尔?不得也没有问题,历史和人民发给我们的奖杯最重要。”

    三人走进王老的住处,里面是五室一厅的结构,屋里比较宽敞,装修很简单。

    坐在书房里,王老先跟钱老聊起倡议的事情,王老觉得国外科学依靠数百年的积累,对国内科技具有领先优势,且仍在快速发展。

    如果不追踪,未来如何能够赶上?

    “咱们的科学不能稳步发展,咱们得比他们跑的更快才有赶上的机会。要不然,永远只能拾人牙慧。”王老说道。

    你讲的有道理,不只是军事科技,在民用科技方面咱们也必须赶上。”钱老顿了顿之后说道:“其实民用科学和军事科学的界限在哪里呢?界限实在是太模糊了。”

    钱老又谈起自己想要发展的草产业,认为草产业要是发展好了对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n

最新小说: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从宠物店开始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绝对权力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箱子里的战锤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