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投票选我为先进个人。我以后将继续努力,继续写出更优质的作品和剧本。
这个奖是我从小最想获得的奖,上学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关于劳模颁奖的新闻,我总是要看很久。张秉贵老同志,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的‘一团火’精神值得我们各行各业去学习,将自己在岗位上的工作做到极致。我也认为,合理的报酬对于保持岗位职工工作激情非常重要。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的发言。”
台下鼓掌的人更多了,尤其是各工厂代表,觉得刘一民这是在为他们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
走下台后,燕京市领导根据刘一民的讲话,探讨了一下收入分配方式的问题。
等到会议结束,各界代表都没走,争相围在走廊和门口看刘一民。
面对伸过来的手,刘一民只能一一跟大家握手,俨然成了整场会议最出风头的男人。
等走出来后,欧阳山尊调侃道:“家宝公都没一民受欢迎喽。”
“山尊同志,您这是挑拨我们师徒关系啊!”刘一民笑着问道。
曹禹转身看向欧阳山尊:“哈哈哈,山尊,我学生问你话呢?”
“家宝公,我是想说这江山代有才人出,一浪更比一浪强。”欧阳山尊笑眯眯地说道。
市政府离人艺不远,大家就一起走着回去。二十几人胸前戴着红花,手里拿着奖状,这场面引得燕京市民驻足观看。
“跟看西洋景儿似的。”于是之乐了,甚至还冲着驻足观看的人摆了摆手。
欧阳山尊说道:“好了,赶紧回去,一民还在这儿,万一大家围上来就不好了。”
回到人艺,刘一民坐在排练场看欧阳山尊和朱霖排戏,这部戏属于新戏,两人排的很谨慎,生怕观众看不懂。
曹禹坐在旁边问道:“升三级教授了,什么感觉?”
“更累了。”
“你呀,要带研究生了,要学的稳重点。”
“哈哈哈,我过俩月还是您的博士生呢!”
刘一民已经想到明年中文系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之多了,相当一部分人会冲着刘一民而来。
要是考上了,不单单是刘一民的研究生,还是曹禹的二代弟子。
两人看了一会儿排练后回到办公室,下起了象棋。刘一民中午就留在人艺吃饭了,晚上他要看《血战台儿庄》的演出。
曹禹趁着这个时间,让刘一民给人艺的编辑组的编剧开个分享会,教教大家如何创作剧本。
人艺的编剧接到院里的通知,下午刚吃完饭就跑到会议室里面找位置。
刘一民休息一阵走进会议室,看到里面的场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表:“同志们,我没来晚吧?”
“一民同志,是我们来早了,大家都想听你做分享呢!”编剧何冀平笑着说道。
下面的编剧齐齐笑出了声,接着响了整齐的鼓掌声。
“大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在座的各位不少都是我的老前辈,我讲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提一提意见。”
“一民同志,你不要谦虚,现在我们在座各位哪个比得上你。你学贯中西,对外国的文学非常了解,对国内观众的喜好把握的极为到位,我们应该多多向你学习。”顾威起身冲着在场的其余编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