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酒楼拍戏继续。李俊跟刘一民坐在旁边讨论着剧情以及自己的意见。
笔记本上记载了密密麻麻的拍摄注意事项,刘一民看了一遍,觉得李俊的思路没有任何问题。
“李导,剧组啥时候放假?”刘一民笑着问道。
李俊说道:“大年二十九了吧,多拍一天,剧组的演员能多拿一天的补贴。今年八一厂利润虽还不错,也不过每家发了一兜苹果和一包白菜萝卜,想年过得好,还得多挣点钱。”
刘一民今年也从燕大领了点米面油,另外作协在北戴河的创作之家给刘一民送来了一袋苹果。
创作之家还给他们准备了一株小苹果树,等到春季的时候移植在四合院里。
李俊忽然看向刘一民:“一民,《天下第一楼》也让我们拍成电视怎么样?《时代三部曲》拍成《时代电视三部曲》,我觉得这能成为时代美谈,你觉得怎么样?”
“李导,你这个本子还得几个月才能拍完呢!”
李俊开玩笑道:“我得为我找几个月后的活啊!”
“剧本方面我没有问题,你跟厂里面商量好就行。”刘一民笑着说道。
自己写了三部曲,李俊拍了三部曲,以后传出去确实算是一桩美谈。
李俊闻言笑道:“那咱们就这样说好了,厂里面肯定没问题。前几天跟刘厂长还谈了这件事,可惜这阵子总政太多的会议要开,刘厂长太忙。
我这次邀请你来剧组,也是有这层意思在的。”
“李导啊,你直说就行!”刘一民说道。
李俊看向剧组又指了指酒楼:“这也算是你的剧组,你不来看看不行啊!”
快下班的时候,剧组要拍晚上的戏份,刘一民没有多待,而是去人艺接朱霖去了。
1月19号,燕京的天空上飘着雪花,胡同的黑泥和各家流出的“过年油水”相互搅拌,散发着难闻的味道。
好在南锣鼓巷胡同这边路上铺着青砖,就算是偶有烂砖,也总不至于让双脚沾满泥。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摩托车后面绑着白菜和萝卜。今年不回家过年,刘一民和朱霖得如燕京居民一般准备点年货。
院子种的有白菜,可这阵子吃下来,只剩下两三颗了,根本支撑不了过年。
两个人也吃不了太多,不用像老燕京居民拖家带口推着农用架子车往家里面拉白菜或者是萝卜。
巷子里欢声笑语不断,正在煮肉的家长“贼眉鼠眼”的到胡同口低声将自家的孩子招呼回去,悄咪咪的撕下一大块肉塞进孩子嘴里,并嘱咐他吃肉不要乱跑。
孩子狼吞虎咽咽下去后,两眼死死地盯着案板
等到了门口,梁大妈一边擦手一边冲刘一民打着招呼。
“今年在燕京过年?”
“是啊,梁大妈,我妻子怀孕了,这不好回去,今年就在燕京过年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家里东西买齐了吗?我看你老婆这肚子越来越大了,是该注意了。还是你们文化人说话好听,‘我妻子’,我们都是说我家那口子哈哈哈。”
梁大妈戴着绿头巾,揣着胳膊笑的前俯后仰的。旁边有小孩子冲着刘一民的摩托车左瞅右瞅,梁大妈伸出胳膊装作要打人的样子将他们全都给骂开了。
聊了十分钟左右,刘一民将摩托车骑回了四合院,将白菜和萝卜扔到了厨房的角落,又出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