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话剧开始,刘一民只看了一个开头,便没有再看下去的欲望了,学生的声调跟人艺的演员比,就稚嫩了许多。
自己的耳朵常年浸泡在人艺,早就已经养刁了。
陈健功几个人也都到人艺看过,也同样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于是干脆找个角落,低声聊了起来。
话剧社的社长一扫刘一民的位置,发现人已经不见了,一股沮丧的情绪涌上心头。好不容易排练好的,剧本的作者都看不下去,可见排的多烂。
不过更多的学生没有去人艺看过,所以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一民,你上次写的《现代诗歌创作思想》经过在《未名湖》上发表,也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大家都在谈论呢?也有不少老诗人赞同你的文章。”
《现代诗歌创作思想》是刘一民的一篇课堂作业,主要是讲诗歌创作不能晦涩、要言之有物。当时陈健功找到了他,他干脆就将课堂作业给了他,没想到他还真的发表了。
“这篇课堂作业,谢冕教授还夸赞了,能引起讨论不意外。”刘振云继续捧道。
陈健功笑着扫视了一下了刘振云,今天这位师弟,怎么一直当捧哏呢?
话锋一转,陈健功继续冲刘一民说道:“《燕京文艺》准备举办青年作家座谈会,想要邀请你出席。”
“青年作家座谈会?什么时候?”刘一民皱着眉头问道。
“就在下个星期日,到时候会有不少的作家出席,主要是在京的青年作家,也会有外地的,不过很少。《燕京文艺》是给咱们文学社发的函,点名想要你参加。”
《燕京文艺》举办青年作家座谈会,也是一次临时起意的决定。实际上,陈健功在去《燕京文艺》的时候,周燕如告诉他,必须将刘一民给拖去。
“你要是不去,这会议召开的就没意思!”陈健功目光紧紧地盯着刘一民,一边在想,如果他拒绝的话,自己应该如何劝说。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我肯定得去。好歹,我也是咱们文学社的一员。”刘一民当即应承了下来。
陈健功脸色古怪,没想到自己这个师弟还知道他是文学社的人。
刘振云三个眼巴巴的看着陈健功,他们其实也想去参加的,但他们没什么作品,自然没有办法。陈健功假装看不见,又有点不忍心,勉励道:“你们三个好好写,总有一天也能够有自己的作品。”
等到话剧社表演结束,刘一民上去跟大家握了握手。
走出大饭堂,李学勤生气地说道:“以后总有机构请我参加文学座谈会!”
“就是!”刘振云也附和道。
“你们不要急,慢慢来比较快。这只是一个小的座谈会!”刘一民安慰道。
中间几天,刘一民跟着曹禹和师娘去了一趟香山,观赏了一下满山的红叶。
到了《燕京文艺》召开青年作家座谈会的这天,刘一民跟着陈健功、另外还有一个是中文系的77级女生黄蓓佳,在上大学前就小有名气。
燕京大学就他们三个参加,等到了《燕京文艺》。就有人跟陈健功对视了一眼,陈健功对着刘一民使了一下眼色,对方立马就紧紧地握住了刘一民的手。
“你好啊,刘一民同志,我是《燕京文艺》的编辑周燕如,欢迎欢迎!”周燕如穿着列宁装样式的劳动部衣服,表情非常夸张。
刘一民好不容易挣脱被握的有点生疼的手,无奈地说道:“你好,周编辑!”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