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双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叶澜则在旁边看着他们,心里的惊讶越来越深。
她现,双宝不仅能跟上萧凡的讲解,还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萧汀问“小网会不会破”
,叶澜问“能不能让小网变密一点,包更多‘小外套水’”
,这些问题,连她自己都没想到。
微波炉“叮”
的一声响,魔芋凝胶做好了。
萧凡把碗拿出来,等凝胶冷却后,用小刀把它切成小块,放进透明的容器里,然后倒入蓝色的模拟液。
“咱们现在把容器密封好,每天观察模拟液的颜色变化,如果颜色变浅,说明‘小外套水’从凝胶里释放出来了。”
双宝认真地在实验记录本上画下容器的样子,叶澜则在旁边帮忙标注日期和时间。
看着眼前这一幕,她突然意识到,这两个孩子的智商,可能真的比同龄孩子高很多。
她之前总觉得,双宝只是对实验感兴趣,现在才现,他们不仅感兴趣,还能理解背后的逻辑,甚至能提出有价值的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双宝每天都会观察魔芋凝胶的变化。
第三天早上,他们现容器里的模拟液颜色变浅了,叶澜立刻跑去告诉萧凡:“爸爸,‘小外套水’出来了!
凝胶变小了一点!”
萧凡赶紧跑过去看,现魔芋凝胶确实释放出了一部分模拟液。
他用浓度计测了一下模拟液的浓度,现释放度很均匀——这正是他需要的缓释效果!
“太好了!
这个方法可行!”
他激动地抱起双宝,“你们和妈妈帮了爸爸一个大忙!”
叶之澜站在旁边,看着丈夫和孩子兴奋的样子,心里充满了自豪。
她走到萧凡身边,轻声说:“没想到咱们一家四口,还能一起解决科研难题。”
“不仅如此,”
萧凡看着双宝,笑着说,“我准备把咱们在家做的实验数据,整理进实验室的报告里,下周去参加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还要带双宝一起去,让他们给叔叔阿姨讲讲魔芋凝胶的实验。”
双宝听到要去参加研讨会,立刻兴奋起来。
叶之澜则开始帮他们准备——她教双宝用简单的语言讲解实验过程,比如“我们用外婆做酱菜的魔芋粉,做了能包‘小外套水’的小网,让它慢慢保护向日葵宝宝”
;还帮他们制作了简单的展示板,上面贴着双宝画的实验步骤图。
出去研讨会的前一天晚上,双宝还在认真地复习实验过程。
叶澜坐在旁边,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忍不住摸了摸他们的头:“澜澜,汀汀,你们知道吗?你们比很多大孩子都厉害。”
叶澜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们能帮爸爸做实验呀?”
叶之澜笑了笑,点了点头:“对,因为你们不仅聪明,还很认真。
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帮爸爸做更多实验,好不好?”
“好!”
双宝齐声回答,声音里满是期待。
第二天,萧凡带着叶之澜和双宝来到研讨会现场。
当双宝站在讲台上,用稚嫩的声音讲解魔芋凝胶实验时,台下的专家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没人能想到,这个解决了抗冻蛋白载体难题的灵感,竟然来自两个两岁孩子和一位家庭主妇。
研讨会结束后,一位老专家走到萧凡身边,笑着说:“萧老师,你这一家真是‘科研世家’啊!
两个孩子太聪明了,未来可期!”
萧凡看了看身边的叶之澜和双宝,心里充满了幸福。
他知道,这个抗寒向日葵项目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努力,更是整个家庭共同的成果——有双宝的奇思妙想,有叶之澜的生活智慧,还有一家人彼此支持的温情。
回去的路上,双宝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研讨会上的事情。
叶之澜握着萧凡的手,轻声说:“以后,咱们的阳台实验室,要多添些工具了。”
萧凡笑着点头:“好,咱们一起把它打造成最棒的家庭实验室,让双宝的科研梦想,从这里开始芽。”
夕阳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车里回荡着双宝的笑声,也回荡着这个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科学与温情的浇灌下,那些小小的向日葵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而这两个充满智慧的孩子,也终将在科研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