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完玉米的那天晚上,萧凡和叶之澜在实验室里煮玉米,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
卓玛抱着她画的画跑过来,画里是三个小人(萧凡、叶之澜和小叶)站在玉米地里,旁边还有几簇藻株。
“叶老师,萧老师,这是我画给你们的!”
卓玛把画递过去,眼里满是期待,“等小叶姐姐回来,咱们再一起画一幅更大的。”
叶之澜接过画,小心翼翼地贴在实验室的墙上:“一定会的,小叶说她会提前一周回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草原上看牛羊,再看看非洲那边的玉米地。”
就在这时,萧凡的手机响了,是小叶打来的视频电话。
屏幕里,小叶拎着一个行李箱,身后是机场的标识:“师兄师姐,我明天就到嘎查村啦!
包装袋的生产线资料我也带来了,咱们可以一起建个小型的包装作坊,让村民们自己就能做包装袋!”
“太好了!”
叶之澜凑到屏幕前,“我们明天去村口接你,还煮了玉米,等你来吃。”
小叶笑着点头:“好啊,我早就想吃嘎查村的玉米了!
对了,我还带了国外实验室的藻株样本,咱们可以测试下,看看能不能和咱们的藻株杂交,培育出更耐干旱的品种,以后非洲那边也能用。”
挂了视频,两人看着墙上的画,又看了看桌上煮好的玉米,心里满是期待。
叶之澜拿起一个玉米,递给萧凡:“尝尝,应该熟了。”
萧凡接过,咬了一口,甜糯的玉米在嘴里化开,带着阳光和土地的味道。
“真好吃。”
萧凡说,看着叶之澜,“以后每年玉米收获的时候,咱们都请村民们来做客,好不好?”
叶之澜点点头,眼里映着灯光,温柔又明亮:“好啊,咱们还要把藻株项目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受益,让草原和非洲的田野,都长满绿油油的藻株和金黄的玉米。”
夜色渐浓,实验室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煮玉米的香味飘向远方,像是在预告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藻株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会带着这份热爱与坚持,一起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