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下结出‘晶籽’,能在沙漠中自然繁殖。”
阿吉听后,眼睛一亮:“我爷爷说过,月牙丘下面有个‘金晶洞’,里面的晶体能光,只是洞口被流沙堵住了——每年只有月光节前后,流沙才会暂时退去。”
三天后,萧凡团队在阿吉的带领下,准备探索金晶母矿。
他们带上了防风沙的防护服和防水装备,还特意制作了带有“沙海金晶”
的储水袋——晶须储存的水分足够团队使用两天。
阿吉用驼骨杖拨开月牙丘底部的流沙,一个约一米宽的洞口逐渐显露出来。
洞口周围的沙子泛着金黄色,上面点缀着细小的晶花,与爷爷日记里的描述完全一致。
走进金晶洞,里面的景象让众人惊叹不已。
洞壁上布满了金黄色的晶体,像无数颗镶嵌在岩石里的钻石,泉水从晶体间流过,出潺潺的声响,夜光虫在晶体间飞舞,将洞穴照得如同梦幻的金色宫殿。
“是金晶母矿!”
陈禾激动地喊道,检测仪的屏幕上,脉晶素浓度的数值不断飙升,“这里的脉晶素浓度是普通沙漠卤泉的2o倍!”
萧凡小心翼翼地靠近母矿,突然现母矿中央有一块巨大的金黄色晶体,上面刻着那个熟悉的符号——三个光点缠绕着晶须,与南极、深海、高原、雨林的符号一模一样。
“爷爷真的来过这里!”
林夏抚摸着符号,眼眶泛红,“他把所有脉晶产地用同一个符号连接起来,是想告诉我们,无论是雪山、雨林还是沙漠,自然的馈赠都是相通的,我们要用心守护每一处奇迹。”
萧凡握紧林夏的手,轻声说:“我们不仅要保护这些脉晶产地,还要把它们的共生智慧分享给更多人——雨林的‘晶萤共生’能环保照明,沙漠的‘沙生共生’能储水耐旱,这些都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从金晶母矿取样回到营地后,萧凡团队培育出了更稳定的“沙海守护晶”
——晶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能保持两年的活性,还能通过晶籽在沙地上自然繁殖。
月光节那天,月牙丘周围挂满了“沙海金晶”
,金色的晶须在月光下闪耀,夜光虫停在晶须上,整个沙丘都被荧光笼罩,像一片梦幻的金色海洋。
当地的牧民们围着晶须跳舞,阿吉还唱起了传统的沙漠歌谣,歌声在沙丘间回荡,格外动人。
离开沙漠的那天,阿吉和牧民们来送他们。
阿吉手里捧着一个用沙蓬籽编织的盒子,里面装着几颗“金晶籽”
:“这是金晶母矿孕育的晶籽,种在有脉水的地方就能长出晶须,希望你们带着它,继续寻找爷爷日记里的奇迹。”
林夏接过盒子,晶籽在她掌心泛着淡淡的金光,像一颗小小的金色星星。
越野车驶离月牙丘时,萧凡回头望去,沙漠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月牙丘上的“沙海金晶”
依旧闪耀,夜光虫在晶须间飞舞,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陈禾在笔记本上写下“下一站:极地冰泉”
,老周则在摆弄新的瓷坯——这次他混合了金脉沙提取物和金晶母矿粉末,准备应对极地的严寒环境。
“爷爷日记里说,极地冰泉藏在冰川之下,脉水是淡蓝色的,晶花会在极光下绽放。”
林夏翻开日记的新一页,眼里满是期待。
萧凡望着前方的路,手里握着那块“沙海守护晶”
,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下一次的探索又将是新的挑战——极地的严寒、冰川的危险,都在等待着他们。
但只要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科学的热爱,以及爷爷留下的“共生”
智慧,就一定能找到极地冰泉的奇迹,继续书写脉晶素与自然共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