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盐田脉夏盈(1 / 2)

《盐田脉·夏盈》

夏至刚过,盐田的稻苗已长到齐腰深,绿得亮。

萧凡蹲在田埂上薅草,指尖刚碰到稻根,就觉脚下的土有些黏——往年这时节土该是干爽的,今儿却像浸了水,还带着点卤味。

他正纳闷,就见妹妹举着个陶碗跑过来,碗里盛着些浑水:“哥!

暖卤池的水变浑了,鱼老在池底蹭泥!”

两人往暖卤池去,刚走到盐母棚旁,就听见“咕嘟”

一声,池底突然冒起个大水泡,水泡炸开时,浑水溅了妹妹一裤脚。

那尾鱼正用头撞池壁,尾鳍拍得水面“啪啪”

响,鳞片上沾着层黑泥。

徐老人拄着拐杖从棚里出来,看见这情景眉头一皱:“是卤脉太旺了。”

他舀了勺浑水,放在鼻尖闻了闻——比春末的卤味重了三分,还带着点铁锈气。

“去看看导卤管。”

徐老人往老导卤管的方向走,拐杖头戳在石板上“笃笃”

响。

那块刻着卤脉图的石板旁,弟弟正蹲在地上扒土,“伯,你看这管!”

萧凡凑过去,见导卤管上沾着层黑泥,泥里还缠着些细草——是盐田边生的“缠脉草”

,茎秆细韧,缠在管上会堵着卤水走。

“这草专找卤脉旺的时候长。”

徐老人用手扯了扯草,草茎竟扯不断,“得用‘解缠刀’割。”

解缠刀是老盐工留的小铁刀,刀身窄薄,能顺着管缝把草挑出来。

弟弟突然拍了下大腿:“我知道在哪儿!

去年冬天整理盐母棚,我在角落里见着个木匣,里面就放着把小铁刀,刀鞘上刻着‘解缠’俩字!”

弟弟拿来解缠刀时,日头正烈,导卤管被晒得烫。

萧凡握着刀,小心地顺着管缝挑草,草茎刚被挑断,就见管缝里涌出股卤水,带着股热意,把黑泥冲得干干净净。

“成了。”

徐老人笑了,“草一除,卤水走得顺,卤脉就不会乱拱了。”

果然,暖卤池的水慢慢清了,鱼也不再撞池壁,游得自在起来。

正忙着,老张扛着扁担跑过来,扁担上的水桶晃得厉害:“你们快看看!

我家那片稻苗叶尖褐,是不是被卤水腌着了?”

徐老人跟着老张往盐田西头去,刚走到田埂,就见那尾鱼从暖卤池游了过来,顺着田埂边的小水沟,一路往西,尾鳍摆得飞快。

“跟着它!”

妹妹追过去,见鱼停在一丛稻苗下,用尾鳍拍着土。

萧凡蹲下来,用手扒开土,竟挖出个陶制的小漏斗,漏斗口对着稻根,漏斗底连着根细陶管,管身刻着“泄卤管”

三个字。

“是老盐工留的泄卤管。”

徐老人眼睛亮了,“夏天卤脉旺,他们就埋这漏斗,把多余的卤水引到卤池去。

这漏斗被泥堵了,卤水泄不出去,稻苗自然褐。”

清漏斗得用“滤卤纱”

那纱是用盐田边的“韧麻”

织的,细密透气,铺在漏斗上能滤掉泥,还不挡卤水。

妹妹往盐田边跑,没多久就拎着块滤卤纱回来,纱上还沾着麻叶:“我在老槐树下找着的,缠在树枝上,怕是去年晒的时候忘了收。”

萧凡把滤卤纱铺在漏斗上,用泥固定好,刚铺完,就见漏斗里渗出股卤水,顺着陶管往卤池流。

老张捏了片稻苗叶,用指甲刮了刮叶尖的褐痕,“不涩了!”

他笑着说,“这老法子真神,比我浇水管用多了。”

傍晚时起了风,盐田的稻苗被吹得“沙沙”

响。

徐老人坐在田埂上翻抄本,把今儿清泄卤管的事记下来,写完又在“缠脉草”

三个字旁画了把小刀。

“这抄本啊,就得跟着盐田的节气添东西。”

他把抄本递给弟弟,“你也学学记,往后我走了,这些事就得你跟你哥记着。”

弟弟红了脸,接过抄本,用铅笔在旁边画了尾鱼,鱼旁边写着“通卤脉”

夜里下了场小雨,第二天一早,萧凡去看泄卤管,见漏斗里的滤卤纱滤出不少泥,卤水顺着陶管流得顺畅。

他正想把纱换下来,就见妹妹举着个陶碗跑过来,碗里装着些亮晶晶的东西:“哥!

我在卤池边捡着的,是不是盐晶?”

萧凡接过碗,见碗里是些六角形的小晶体,阳光下闪着光。

“是‘夏盐晶’。”

徐老人走过来,拿起块晶体看,“夏天卤脉旺,卤水蒸快,就会结这种晶。

老盐工说,这晶能腌菜,还能入药。”

妹妹眼睛一亮:“那咱们多捡点,秋天腌萝卜吃!”

正说着,弟弟从盐母棚跑出来,手里拿着张纸:“伯!

抄本里夹着张旧纸,是老盐工记的‘夏盈诀’!”

徐老人接过纸,见上面写着:“夏盈卤脉旺,

最新小说: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都市修真便利店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今生只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