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往四九城

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往四九城(3 / 4)

教育部门下发通知,严禁中小学开展任何形式的“非官方认定民歌教学”;文旅局突击检查各地民俗演出团体,查封所谓“含有神秘主义倾向”的歌词本;某知名音乐博主因翻唱《谷魂归仓》片段被平台永久封号,理由是“传播未经认证的精神暗示内容”。

    更可怕的是,一种新型“认知干扰剂”开始悄然蔓延。某些短视频平台突然推送大量荒诞改编版《谷魂归仓》:用喊麦形式演绎、配上鬼畜动画、甚至做成搞笑表情包配文“我妈叫我别信这种洗脑神曲”。许多人笑着看完,转发调侃,却不知这类内容会在潜意识中建立错误联想,削弱原曲的情感冲击力。

    这是清道夫的新战术:不否认它的存在,而是把它变成笑话。

    谭明远决定做一件冒险的事。

    他在贵州侗寨租下一间老戏台,宣布举办“最后一次公开演唱”。消息通过口耳相传迅速扩散,没人知道具体内容,但人们本能地感到这很重要。演出当晚,上千名素不相识的观众自发聚集,有的骑摩托赶了三百公里,有的拄拐杖走了两天山路。

    谭明远没有乐队,没有灯光,只带了一台扩音器和那枚从阿禾遗迹拾得的铜铃碎片。他站在台上,望着黑压压的人群,沉默良久,然后说:

    “我不是歌手,也不是学者。我只是个旅人,走过很多地方,听过很多声音。今天我要唱一首歌,你们可能没听过,也可能早就听过??在梦里,在风中,在妈妈哄你睡觉的时候。”

    他摇响铜铃。

    叮??

    第一个音落下,全场寂静。第二个音起,有人开始轻声跟唱。第三个音扩散,整片山谷仿佛活了过来,树木摇曳应和,溪水加速奔流。当他唱到“井底月不沉”一句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所有人的手机在同一秒自动亮屏,播放出那段神秘的《终章?归一》音频,音量最大,无法关闭。

    这不是预设程序,也不是黑客攻击。而是某种更高层级的共振机制已被触发??当足够多的心灵在同一频率振动时,物质世界也会随之调整。

    警方很快赶到,试图驱散人群。但他们刚靠近戏台,带队警官忽然停步,摘下帽子,低声跟着哼了起来。其他警察面面相觑,最终无人动手。

    那一夜,歌声持续到黎明。有人录下了全程,上传网络。视频标题很简单:“我们不是在唱歌,我们是在回家。”

    然而,代价也随之而来。

    一周后,谭明远在云南边境失踪。最后监控画面显示,他独自走进那片传说中有千年古井的密林,再未走出。当地政府组织搜救队搜寻七日,一无所获。他的笔记本、录音设备、甚至身份证件都被遗留在林外石台上,唯独少了那枚铜铃碎片。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

    只有少数知情者相信:他完成了交接。

    因为就在他消失的当天夜里,青海湖那位聋哑老人第一次开口说话了。他对前来探望的邻居说了三个字,声音嘶哑却清晰:

    “我醒了。”

    而在遥远的北极圈内,一座废弃气象站的自动记录仪捕捉到一段奇怪信号。经破译,内容竟是《谷魂归仓》全文乐谱,附注一行俄文:

    >“致第八位守铃人:门已半开,光将涌出。??伊万”

    与此同时,全球各大城市的地下铁道、古老庙宇、废弃电台,陆续传出若有若无的吟唱。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会说话前先哼出了那首歌。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新生儿听力测试中会出现对特定频率的异常敏感反应。心理学家震惊于“集体梦境”的普遍化趋势:数以万计的人报告梦见一口井、七个人影、还有一串永远差一环才能完整的铃铛。

    真正的战争确实才刚刚开始。

    但这不再是一场关于记忆的争夺,而是一次文明级别的觉醒进程。语言会腐朽,政权会更迭,历史会被重写,但有些东西,一旦在血脉中苏醒,就再也无法被彻底扑灭。

    就像

最新小说: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潮湿咬痕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绝对权力 从宠物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