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小心翼翼地分离着肿瘤组织。
她的动作精准、流畅,每一个切口,每一次止血,都恰到好处。
这是一台高难度的肺癌根治术,已经进行了五个小时。
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滑落,滴在手术服上,形成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但她浑然不觉,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术台上。
“肿瘤包膜完整,没有明显转移迹象。”
她松了一口气,对助手说,“准备切除。”
又过了一个小时,随着最后一针缝合完毕,手术成功结束。
走出手术室,陈娟摘下口罩,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等待在外面的患者家属立刻围了上来,看到她的表情,激动得热泪盈眶:“陈医生,谢谢您!
谢谢您救了我丈夫!”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娟微笑着说,“手术很成功,接下来好好休养,定期复查。”
送走家属,她靠在墙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看着自己这双此刻依然稳定有力的手,她想起了十五年前,在快餐店里打饭时,那双手上布满的烫伤疤痕,和那个对着餐盒里的青菜呆的自己。
几个月后,高中同学聚会。
有人提起了当年的往事,一个曾经和陈娟同班的同学笑着说:“你们还记得陈娟吗?就是那个总在课堂上打瞌睡,后来好像没读完高一就去打工的那个女生。
听说后来在快餐店当服务员,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话音刚落,包间的门被推开,陈娟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简洁大方的白色连衣裙,头盘起,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气质优雅而专业。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有人认了出来:“陈娟?真的是你?”
那个提起她的同学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你……你不是去打工了吗?现在……”
陈娟走到座位上,拿起桌上的一个手术刀模型——那是她作为医生的小纪念品,笑着说:“是啊,我曾经差点就去快餐店打一辈子饭了。
不过后来啊,我把‘打饭’的力气,用在了更需要的地方。”
她举起手术刀模型,在灯光下闪着银光:“比如,站在无影灯下,挽救生命。”
席间响起一阵惊叹和敬佩的掌声。
陈娟端起酒杯,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医院大楼的方向。
那里,有她奋斗的战场,有她实现价值的地方。
十五年前,那封来自未来的信,像一声惊雷,唤醒了那个迷茫的少女。
十五年后,她站在了曾经遥不可及的医学殿堂,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灶台的烟火气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消毒水的清爽和手术室里的严谨。
她的人生,因为那封信,因为那个夏天的觉醒,彻底改变了轨迹。
而此刻,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还有另一个迷茫的年轻人,正等待着一封来自未来的信,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陈娟知道,她的故事,只是无数个被改写的命运中的一个,而未来,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