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别看着我呀,我爹说了,东欧和西欧之间其实就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自从苏联提出缓和政策以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会促使那些东欧各国高层偏向西欧。至于深层次的东西,我爹没说。”
真没说么?对自己家人,李旭东哪有不讲的,只是张无忌看着大家的脸色,懒得讲罢了。一时间,知青点落针可闻。
有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强大的苏联,如日中天的苏联怎么可能会垮台!
“无忌,这些外国字儿你都认识?”蒋碧云问道。
“也算系统的学过吧,和他们交流还是没啥问题的。”张无忌回道。
嗬,这可是好几个国家的文字,大家诧异的看着他,就像看怪物一般。
“这个我知道,以前清大有个专家叫陈寅恪,他就会很多个国家的语言。”郑桐到底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懂的比一般工人家庭多了不少。
其实我爹比陈寅恪厉害多了!张无忌这话放在心里,没敢讲出来。
“睡觉睡觉,明儿还得上工呢。”郑桐沉默了一阵说道。
睡是睡不着的,郑桐黑夜里睁着两只大眼睛在思考。他不止一次想要追问张无忌,他爹到底做了什么样的贡献,可张无忌回答他的话都是引用了他爹的原话。
“如果未来,因我的努力,能让华夏少走一些弯路,那是因为华夏生而伟大绝非我的功劳。”
“嗳,你爹挺牛逼啊,可是我怎么就孤陋寡闻呢?”工地上,郑桐有一搭没一搭的找无忌聊着。
“我爹说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重工业需要轻工业和农业不断输血,现在咱们轻工业发展不起来,苦的就必然是咱们种地的农大哥了。什么时候真正实现农无税,咱们这个国家就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所以带动农业发展,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中的一大难点。”
“还有两大难呢?”郑桐问道。
“教育,咱们国家聪明人那么多,可有几个真正读过大学?知识的脱节必将是教育和科技的致命伤。”
“还一个呢?”隔了两条垄的马瑞马知青问道。
“老大难!咱们要是在旧社会,都特么当爹好几年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旁边一小子插话道。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的声音都不小,听着都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