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中原的太平道
就在刘秀跟隨兄长,同附近的绿林各部合流,一起反抗新朝统治的消息传到长安时,
“刘氏当復兴”的谣言得到了更加猛烈的传扬许多人怀念著自己曾经拥有的安详时日,痛恨王莽没有兑现当年许下的,“我会带来更美好明天”的诺言。
而在“死者为大”的传统下,
在今日破碎的对比下,
汉家后面数代天子的荒唐,在民眾的脑海中逐渐淡去,只留下繁荣昌盛、强大威武的印象。
即便说起成哀这几位皇帝,他们也选择性遗忘了对方宠爱赵、董,放任外戚爭权夺利的事情,只嘆息著说道,“不过是喜好美色罢了,还是比不过王莽的无能。”
王莽因此更加疯狂。
“这些傢伙——当年可不是这样说的!”
所以说,
人怎么值得为“人”呢!
养一条黄犬,尚且知道感恩,不背弃自己的主人,在遭遇危险时,替主人吼叫、撕咬敌人。
而长安之人,享受了他十多年的统治,沐浴了他十多年的光辉,到头来竟是一点也不感怀自己的恩德,只有一肚子的怨言以对。
“这样的子民,根本配不上朕这样的皇帝!”
呼唤宫人替自己梳好头髮,又亲手捧来冠冕戴上的王莽显露出年轻时那深沉凝重的模样,对身边的侍郎说,“去召集收容而来的万名佳丽,朕要去祭拜黄帝庙宇,效仿黄帝登仙成神的事跡!”
在王莽的坚持下,
他的后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从民间或抓或征而来的万名良家好女聚集在皇宫之內,成为王莽“模仿黄帝”之路上的新工具-
在模仿“周公”到达极致,却获得不好的反馈时,王莽特意针对其进行了反思。
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想起了自己经歷的一切
但他的年纪已过六十,他的身体已经老去,他的精力不允许他像个年轻人那样,撞了南墙又回头走上新的道路。
他褪去了一层皮囊,
却又因为无法容忍日月的光芒,和他人的目光落在自己的真容之上,
从而迫不及待的,为自己选择了新的皮囊穿上。
王莽是个活在套子里的人,
他恐惧现实的变化,恐惧別人对自己真容的不喜和唾弃,只想著一头钻进套子中,用虚偽掩盖真实,让封闭带来安全感。
“周公”这个皮囊坏掉了,
那就用“黄帝”的吧!
毕竟这位先贤,
是诸夏的祖先,是世代受人尊崇歌颂的伟大人物。
他比周公还要神圣,甚至在人生的尽头,他的子民都不愿意接受他的死亡,寧可相信“黄帝登神化仙而去”这样的事。
所以,
只要自己效仿黄帝,
那么过去的歌颂和拥戴,还会到来吧
至於为什么不一步到位,模仿“上帝”
哼!
那该死的太平道就是打著上帝的名义造了他的反,
王莽怎么可能跟太平道信奉同一个神呢!
等他將黄帝高高的捧起来,就要將那“上帝”的神位罢落下来,以此来制裁可恨的太平道!
坐在遵从古礼建造的巨大车架中,有上万名女子跟隨在侧,重现了古籍中记载的“黄帝登仙”场景的王莽对自己的未来满怀期待。
但旁边的人看著那密不透风的车攀,还有无数形容端庄,却透著莫名疲惫、惶恐之气的隨侍者,忍不住跟同伴说:
“这哪像神仙的座驾”
“这明明是棺柠的模样啊!”
同伴拉了拉他的袖子,阻止他说出更多的不敬之语。
王莽因此没有听到这样的评价。
他就这样坐在自己眼中的“神车”、旁人眼中的“棺”之中,高兴的向著新建成的黄帝庙宇而去。
可沉重的棺,可以阻挡腐朽的侵蚀吗
那隨著洪流而来的滔天泥沙,可以埋没掉生命的抗爭吗
地皇三年的冬天啊,
很快就要到来了。
当秋天过去,
飘雪落下,
大贤良师孙恩又收拢了许多受灾的民眾,並击退了新朝军队的进攻,返回驻地,拜访了生病的长辈。
曾因为挖坟扛尸而练就一身体魄的周坚,在忽然到来的寒风中倒下了。
他咳嗽著对孙恩说,“我这样的年纪,想要熬过这次冬天,只怕会很艰难。”
孙恩安慰他道,“王莽都能活到今日,像您这样有德行的人,一定更加会长寿的。”
“我听说西海的大贤良师活了九十多岁,身体仍旧很不错,您应该会跟他一样!”
虽然上帝因为孙恩亲身投入造反伟业中,而减少了跟中原大贤良师的交流,但他也没有给孙恩施加更多限制。
最起码,
这位大贤良师仍旧可以凭藉九节杖,找到一些在人间乱窜的死鬼,通过阴间宰执建立起来的“报社”,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