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90章 绿林好汉

第490章 绿林好汉(1 / 3)

第490章绿林好汉

王姓,

是善于耕耘的老刘家挥汗如雨的播种了两百年后,仍旧可以在姓氏数量上,与之一较高下的强大姓氏。

其源流复杂不一,

多由周时各国诸侯,乃至于衰颓的周天子演变而来,例如王莽出身的元城王氏,便是因其祖先居于地方,不敢以齐王室的“田”氏自称,便被人呼为“王家”。

而春秋数百之国争霸,战国七雄兼并剧烈,

时至今日,天下有条件冠上“王”姓,以缅怀祖先功业、血脉高贵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

剩下的一些,

则有战国晚期,姓氏合流及庶民升格的因素在。

前者使得姓与氏不再详细划分,但凡某国宗室,都习惯称“王”,而不仅为主支大宗的权利。

而后者无姓无氏的庶民,在好不容易熬到可以繁衍出家族、确保血脉多代传承之后,自然想着寻找一些寓意良好的姓氏,来为子孙祝福。

“王”,

三横一竖,书写起来何其简单,其又为旧日支配者的尊称,含义高贵而美好,怎么不会受到普通人的追捧,将之用作自家的姓氏呢

是以,

天下“王”者遍地,朝着东南西北随便抓一把人出来,四成姓刘四成姓王,剩下两成才是其他姓氏的人。

王莽堂兄弟迎娶的“王氏”,还有他自己的妻子王氏,追究起来,都不是一家同族,便可以知道,从上到下,这个姓氏有多泛滥。

而在如今“春秋讥二名”的取名习惯下,

王姓后再缀一字之名,还要求其寓意美好、光明灿烂,便使得同名同姓者多了起来。

过去长安会有两个王商出现,便是因为这个缘故。

所以何博在知道这位热情的年轻人叫做王凤时,只是愣了一下,随后想起同名的王莽的大伯还在地狱跟成帝排排坐呢,便不再多想。

他只是跟着人回了家,享用了一顿饭食。

见王凤家里并不富裕,泥砖垒起来的墙上,只挂了几块风干肉跟蓑衣,何博便说道:

“我吃了你家的酒菜,如果不能补偿回来,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等会让我去附近的山林里打一些野猪野鸡回来,好作为交友的回礼。”

王凤也不客套的拒绝他,只是好奇的瞅了眼何博的细胳膊细腿,“你这样的身板,也能在山林里进出,同野兽搏斗吗”

何博拍了拍胸脯说,“这有何难!”

“打猎对我而言,简直易如反掌!”

王凤便哈哈笑了两声,从家里拿了打猎的工具,要跟何博一块上山。

“你的心意我明白,交朋友也没必要过于客气,所以你的请求我没有拒绝。”

“但山林终究危险,还请让我跟着你一块去吧!”

他可是在这片地方长大的,上山下水都很熟练,若遇到麻烦了,也能帮把手。

何博便也不跟他客气。

等走到山上,何博见到林子郁郁葱葱,呈现出冬日中难得的生机翠绿,于是询问王凤:

“这座山如今叫做什么呢”

虽然已将东方中央之国的众多山岭纳入掌控之中,

但何博如同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一样,并不会时时刻刻关注着每一位“佳丽”的情况。

有太行、秦岭等风景优美、体格壮丽的大型山脉在左右;

有黄河、长江等流水湍急、绵延不绝的大型河流在怀中,

何博免不得沉迷这些“美人”的美色,从而降低了对“小家碧玉们”的关注。

何况如今上帝麾下有功之臣,皆能得赐玺印,令其治理一方山水城邑,分阴阳而通生死,录籍生者死鬼,丈量河水涨落,还有那山野倾崩。

所以何博理直气壮的,又给自己减轻了大脑负担,让那本就光滑的皮层,变得更加圆润。

对于一些小山小河,

若非心血来潮,他已经很久没投下过注目了。

而时移世易,

依山而居、依水而活的乡民也换了一代又一代,自然会有山水,随着人世的更迭,出现改名换姓的情况——

从当今皇帝王莽那莫名的改名狂热来看,

何博的确需要担心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件事。

再者说了,

按照当今之世的人口密度,有不少山川还处于“野生”状态,没有受到过人类开发呢,

何博怎么会知道它的名字呢

好在王凤所生长的新市,并非热闹的大城邑。

因其位于淮南江北之地,饮汉水度日,受到王莽的影响并不大。

当地官吏也没有逢迎顶头上司,希望用“改名改出祥瑞”这种事情,来换取皇帝提拔的想法。

毕竟“祥瑞”这东西,

在王莽预备篡位之前,出来的太多太多了,

现在尘埃落定,该发生的都发生了,我大新对此已经没什么需求了。

所以他说,“这山林向来长青不败,我们就叫它绿林山。”

最新小说: 修真版大明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关山第一侠辽东英雄传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