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正处于年轻气盛,探索学习阶段,却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皇帝很是新奇。
那些仿佛上帝钦定的“数算常理”,更是在皇帝好奇的摆弄了几个算题,得到肯定的结果,令其发出惊叹。
而有《农典》的先例在前,
这两本书在未来为人世带来的改变,已然不需要怀疑。
何况今汉不同于前汉,
开国之君便是饱读诗书之士。
明帝更是博学到亲自上场,将朝野大儒辩的哑口无言。
先帝白虎观论经之后,直接将“辩经权”收归朝廷。
所以在传播先贤道理,使天下人心服乖顺一事上,
对皇帝来说已经不必急切。
既“道”已成,那么“技”自然也需要得到提升。
《论语》有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推广先进的技艺,让天下人能做的更多更好更快,这本就是合乎天道人道的事。
“陛下,看我新写的字好不好?”
阴贵人娇柔清澈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思考。
她捧着一副文卷出来,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便收敛了思绪,继续应付着自己心中已然选定的未来皇后。
而在另一边,
才入宫不久,还没有见过天子的邓绥听说了王景献书,得到皇帝嘉奖的事,便好奇的请求他人,为自己摘取了几篇《明物》中的文章观看。
她看的用心,目光也愈发明亮。
久久之后,
她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发出赞叹的声音:
“真有意思。”
“若是天下人都能用上这书里的东西,天下应该会变得更加昌盛吧!”
与之亲近的宫人跟着笑道,“不是圣贤的文章,不讲做人的道理,也能有利于天下吗?”
邓绥说,“利益是做出来的,又不是说出来的。”
“而且若没有匠造的厉害,我也住不上这么大的宫殿啊!”
她指了指头顶粗壮的横梁,俏皮的说道。
宫人笑着摇了摇头,“你说的对!”
“不过夜深了,你的确该睡觉了。”
天黑了不放下书,
久了眼睛可是要花掉的!
邓绥听劝的睡去,心里还想着自己何时能见到皇帝的事。
……
“中原果然与西方不同!”
“以前看书上的描述,前人的讲解,总有些隔纱相望的感觉。”
“现在亲眼见到了,这惊诧却是不减反增。”
位于天下正中的土地上,
享年九十有五,死时获得罗马现任奥古斯都亲自吊唁,并在棺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