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张衡(4 / 5)

  典型的例子便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戍卒黑夫给家里写的书信,还有推广出去的九九歌诀。

    而前汉编成的,记录了各地先进耕耘经验和相关技术的《农典》,更早在上位者的催促下,官吏们的努力下,成为了中低层的朝廷人员最为认可和熟悉的经典。

    甚至有一些地方吏员,没有读诸子文章,辨解义礼的天赋,却能凭借对《农典》的运用,升迁到中枢,在司空署中任职。

    只是人有晚年的苍老,文明也有晚年的固执和僵化,

    过去的潇洒肆意、自信开朗,终究会伴随着千百年的风霜而消去。

    张衡自然明白王景的用意,但是他还有些担心:

    “《天工开物》有类《农典》,得到朝廷认可推广,是很容易的。”

    “可《明物》中的东西对今世之人来说,实在有些惊诧,一些常理、物化之道的提出者,还是嬴秦之人……”

    西秦昌盛时,

    国土广大却不像中原那样往来通畅,物资丰富。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追赶上汉朝这个老对手,弥补水土上的劣势,西秦对匠造的扶持力度,是很强大的。

    甚至有学者将罗马数字与算筹结合起来,再杂糅其他文明的智慧,弄出来了一些简单易写的字符,以为数算之便,测定之利,让西秦能够凭借丝路中间商的身份,吃的更加爽快雍容。

    在这点上,

    精研理论的新夏学者都略逊一筹。

    毕竟新夏那边搞格物致知,是出于爱好和上帝指示,

    西秦搞这些,却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动力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

    “你这小子,明明是年轻气盛的年纪,怎么想的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狭隘?”

    王景瞪着老眼说道,“嬴秦不是诸夏的一份子吗?”

    “当年我大汉能赠送他们《农典》,能与之一同编修典籍史论,如今怎么就不能拿他的东西用呢?”

    “何况天子年少有为,可没有老朽者的顽固鄙视!”

    “年轻”,对人的性格行事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为年轻,

    不出意外的话,寿数必然悠长。

    因为年轻,

    不出意外的话,身体必然康健。

    有力的心脏,奔流的血液,敏锐的耳目……会给人带来属于年轻一代的自信和锐气。

    他们不会畏惧他人所畏惧的,也善于接受他人所抵抗的。

    而只比张衡大了一岁的皇帝,正是早上辰时的太阳。

    明亮耀眼,

    却不至于晒得人气喘吁吁,脸上满是为大汉奋斗的汗水。

    这是注定要延续先祖事业,缔造隆盛之世的君主。

    “那怎么把书献给陛下呢?”张衡眨了眨眼,随后又问。

    王景已经致仕数年,

    而朝堂上经历了窦氏擅权又倒台的动荡后,一些臣子也跟着退出了政治舞台。

    他的人脉也跟着受损了一些。

   

最新小说: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这个书生有点凶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红楼之胜天半子 藏钟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落脚之地 暴君吕布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