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永平(4 / 6)

    大禹为什么能够建立夏朝?

    不就是由于他为了治水,奔波于河流的上下,联系了左右的部落,统合的人心与物力,将联盟起来但还未统合的部落捏成一个整体,最后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开创新时代的吗?

    人心啊,

    看不见摸不着,听起来更是飘渺,

    可在历史的洪流中,却总是那样重要,难以忽视。

    于是王延世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

    “它应该可以坚持很久!”

    他见证了盛世之下的努力与团结,知道脚下堤坝是如何稳固结实。

    只要不被人恶意损坏挖掘,

    那么这道堤坝,就可以困住河水很久很久,让两岸的百姓享受到来自黄河的,真正的慈母待遇。

    “真好啊!”

    他欢呼了一声,然后跳到水里,变回了曾经的黄河大鲤鱼。

    何博抱着酒坛子,站在原地问他,“你干嘛呢!”

    锦鲤甩了甩尾巴告诉他,“王景沿着河水流淌的方向,修建了新的河道。”

    “我想去熟悉一下它!”

    何博听后,便“哦”了一声,挥挥手让他自由摆尾去了。

    他继续喝着美酒,在堤坝上欣赏风景。

    神情姿态,

    就像身旁的黄河一样从容自得。

    ……

    秋风吹过,

    夏日的喧嚣淡去,

    一件惹人争吵的小事又被摆在了洛阳华丽宽大的朝堂上。

    由于杞国使者的到来,想要诸夏天子给予自己一个名分,

    惊讶于“祖宗还能这么认”的皇帝不得不下令,让朝中学者就《太史公书》的内容,进行公开的讨论。

    前汉之时,这本书的传播受到禁止。

    虽然看的人并不少,可公开展示或者评价,却是不太行的。

    因为“私修国史”,本就是违背律法的事情,哪怕太史公是祖传的史官,也不能如此行事。

    毕竟“国史”地位,犹如其名,是对一个国家或者朝代的重要记录。

    如何评价它?

    如何理解它?

    如何描述它?

    对后面的朝代来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自然不能乱来,必须要缓修、慢修、有水平的修,才能对前朝“盖棺定论”。

    你一个小小的史官,仗着家里祖传的史料,怎么就可以越过朝廷,以个人的身份,去定义前面的朝代呢?

    而且一下笔还收不住话,一路顺滑的写到了当时天子的头上!

    你是真不怕死啊!

    许多生活在武帝之后,已经习惯于大一统荣耀、稳定,以及君主权威的学者都在私底下表示:

    “武帝的脾气还是有些柔软了。”

    

最新小说: 暴君吕布 落脚之地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这个书生有点凶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红楼之胜天半子 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