鞅年轻时一模一样!
何博听说了这件事,也很是惊奇。
他大手一伸,便把商鞅一把抓来,邀请他去新夏观赏自己隔了许多代的学派传人。
虽然不知道一个生长于道士的观庙、求学于儒家学社的家伙,怎么变成了法家的模样,
但对方若真能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对隋国来说,也是很不错的。
因为天热而厌恶外出运动,
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怠惰有瘾,习惯之后再想去改,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偶尔鞭策一下,帮怠惰的豕彘们减减肥,怎么能说对方做的不对呢?
卷嘛,
多卷点好啊!
……
“这样看,隋国的史册又要为这个这位君主的统治,增添几分浓墨重彩了。”
当太子随坚获得道衍辅佐,决心要为自己带上一顶货真价实的“白帽子”,做一个名实相符,绝不受他人掣肘的统治者,并在这条路上行走顺畅时,
他父亲生病的消息传了过来。
年老的皇帝再怎么修行养生之道,也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
但这位垂拱的君主并不因自己的苍老而悲痛。
他回忆自己的一生,心中唯一的遗憾竟然是“由于命运的捉弄,被迫做了一国之主”这件事。
“我不认为自己做好了这件事。”
老迈的皇帝对匆匆赶回来的太子说道:
“我实在没有做君主的天赋,心里时常恐惧这肩担万民的重任。”
既然承担不起,
那也不应该享受万民的供奉。
所以,
他在位这么多年,一直拒绝给自己修建陵墓,只希望死后,能被迁葬回原来的封地中,享有一角黄土。
“好在,你可以弥补我的无能,让我得以面见祖先,不至于捂脸伏地,不敢与之相认。”
“修建陵墓的钱财,我很早之前就让度支部拨入了内帑中,打算交给你革新使用。”
皇帝再怎么清修,也明白“做事要人要钱”的道理。
他在位的这些年,
该给予臣子的薪俸和赏赐从不亏欠,
也愿意积攒一些钱财,为后人做好准备。
“这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事了。”
太子悲伤的握住父亲的手,感受着它逐渐凉去。
就这样,
隋国在漫长的内斗、无为而治后,迎来了一位充满活力的新君主。
同年,
泰西大贤良师的母亲也结束了自己悠长的生命,追上了早些年便离去的丈夫的步伐。
她的儿子获得了上帝的恩泽,转乘水陆迅速返回故乡,在见过她最后一面后,为她整理了仪容,举行了葬礼。
而当大贤良师路过罗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