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 第7章 烽烟镜鉴人生何求

第7章 烽烟镜鉴人生何求(2 / 3)

/p>

"

林冲突然盯着他的眼睛,"

可如今的朝廷,在做什么?赵构偏安江南,权臣卖官鬻爵,黄河决口三年不堵,淮西百姓易子而食,这就是你效忠的君?"

赵破虏捏紧酒杯,指节白。

他想起去年在淮南路,见过官吏将赈粮倒入河中,只为抬高粮价;想起自己的副将克扣军饷,却给枢密院送礼时说"

治军有道"

"

忠君爱国,"

林冲放缓语气,"

不是忠于某个人的龙椅,而是让百姓能老有所依,小有所养。

将军可曾见过,在梁山治下,连瞎子都能在耳报房替人传话谋生?"

楼下传来笑语,两个盲眼少年互相搀扶着走过,腰间挂着竹牌,上书"

耳报生王二、李四"

赵破虏突然想起自己瞎眼的老父,在汴京街头乞讨时被恶吏鞭打,最终冻毙于巷尾。

四、镜鉴惊心

第三日,林冲带赵破虏来到"

劝学斋"

竹篱围起的院落里,十几个少年正趴在石案上习字,最小的不过五六岁,用树枝在沙盘画"

人"

字。

"

这些孩子,有的是渔民之子,有的曾是乞儿。

"

教头是位瘸腿文士,曾中过秀才,"

每日卯时学字,辰时学农,申时习武,每月朔望,林头领还会来讲《孙子兵法》。

"

赵破虏拿起一本手抄《论语》,纸页泛黄却工整,墨香中混着淡淡的草药味——这是用梁山泊特产的艾草熏制防蛀。

他忽然注意到,每个孩子的袖口都绣着不同的图案:麦穗、鱼、书本、刀剑,显然是按各自所长分类。

"

耕者有其田,读者有书读。

"

林冲指着墙上的木刻,"

我们不抢读书人,只请他们来教孩子。

去年有个落第举子来,说这里的学堂比他见过的县学还要好。

"

行至"

仁济堂"

,药香扑鼻。

三进院落里,前堂问诊,后堂制药,侧院种着各种草药。

赵破虏看见一位军士正在给百姓包扎伤口,衣甲下露出的左臂,竟有一道箭伤疤痕。

"

梁山规矩,医官先治百姓,再治军士。

"

林冲掀开草药架上的布帘,里面整齐码着陶罐,贴着"

金创散风寒散"

的标签,"

去年冬日,我们用船队从海外换来药材,救活了三千染疫的百姓。

"

赵破虏的手碰到药柜,忽然想起自己军中的军医,只会给将领治伤,普通士兵伤口化脓便直接截肢。

他望着正在给老妇人喂药的小护士,梳着利落的双髻,腰间挂着刻有"

护"

字的木牌,突然喉咙紧。

五、心旗易帜

是夜,赵破虏独自在客房踱步。

窗外传来更夫打梆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声音浑厚有力,显然是受过训练的士卒。

他推开窗,见街角处有两人提着灯笼巡逻,腰间佩刀却未出鞘,脚步轻缓,生怕惊醒百姓。

"

将军可是睡不着?"

林冲的声音从廊下传来,手里端着一碗热粥,"

这是山下新磨的麦仁粥,尝尝。

"

接过碗时,赵破虏触到林冲掌心的老茧。

这位曾经的东京贵胄,如今的"

贼寇头领"

,手掌比普通农夫还要粗糙。

他低头喝粥,麦香浓郁,混着一丝甜味——是加了蜂蜜。

"

将军可知,我为何留你三日?"

林冲靠着廊柱,望着天上星子,"

不是劝降,是让你看看,所谓贼寇治下,百姓是否真的生不如死。

"

赵破虏放下碗,突然跪下:"

某虽愚钝,却非瞎子。

在济州时,我见百姓见官军如见鬼魅,而在此处,百姓见你如见父母。

"

他抬头,眼中有泪光,"

某曾以为,忠君便是守土保民,却不想,这天下最大的贼,竟是坐在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

"

林冲慌忙扶起他:"

将军言重了。

当今之势,赵构偏安,金人压境,唯有聚天下忠良,方能保百姓周全。

楚国新立,广纳贤才,将军若愿?"

"

某愿追随!

"

赵破虏突然拔剑,在廊柱上刻下"

破虏"

二字,"

昔日为宋将,破的是贼寇之名;今日为楚将,破

最新小说: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缠娇鸾 重生之得意人生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朱颜执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