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持续到上午十点,最终达成决议:立即启动WLZ-7B二期制备计划,采用超高纯原料,同步开展氦泡调控专项研究;同时组建应急公关小组,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舆论风波。
散会后,宋露露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戴安全帽的男人,站在核电站门前微笑,背景是初升的太阳。她轻轻摩挲着边缘,低声说:“爸,我离得越来越近了。”
手机震动,是一条微信。
【林正:宋露露,我们谈谈。】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回复:
【随时奉陪。不过提醒你一句??下次动手脚前,记得检查你的浏览器历史记录。】
下午三点,校园论坛突然炸开一条热帖,标题耸动:
>**《惊爆!国家重点材料项目疑似数据泄露,青年学者遭内部背叛?》**
帖子里贴出了几张模糊截图,包括所谓“内部会议纪要”和“未公开性能曲线”,言之凿凿称WLZ-7B实际表现远不如宣传,且核心成员之间矛盾激化。发帖人ID为空白,IP隐藏。
不到半小时,帖子被转发至多个学术社群,甚至有媒体记者私信宋露露求证。
她没有回应,而是直接拨通学校宣传部电话:“我是材料学院宋露露,请帮我预约今晚八点的校官方视频号直播。主题:关于WLZ-7B科研进展的公开说明。”
许青舟得知后只问了一句:“你要亲自上?”
“不然呢?”她系上衬衫最上面一颗扣子,“总不能让谣言替我们定义真相。”
晚上七点五十五分,直播间开启。背景是简洁的实验室墙面,桌上摆着一块金属样品,标签清晰写着:WLZ-7BPrototype#01。
镜头前,宋露露穿着白大褂,发丝整齐挽起,语气沉稳如常温下的导体。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宋露露,也是WLZ系列抗辐照材料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今天我来,不是为了辟谣,而是为了透明。”
她顿了顿,直视镜头:
“是的,我们的数据确实遭到了非法获取。就在昨天凌晨,有人未经授权下载并传播了部分实验结果。对此,我们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弹幕瞬间刷屏。
【支持!!】【科研不易】【是谁干的?】【心疼女科学家】
她继续说道:“但我更要告诉大家的是??那些被泄露的数据,真实有效。WLZ-7B在1x10??n/cm?中子辐照下,主相结构保持完整,晶格畸变率低于0.9%,这是事实。”
“同时,我们也确实在材料中发现了纳米级氦泡集群。这不是隐瞒,而是新现象的开端。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其转化为可控增韧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视为缺陷。”
她切换PPT,展示最新的模拟模型:“我们相信,未来的抗辐照材料,不该只是‘更耐打’,更应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就像生物组织修复伤口一样,材料也该学会‘思考’。”
直播进行到第四十分钟,观看人数突破八十万。评论区风向彻底扭转。
【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原来还能这么想】【支持国产科研】【给WLZ团队点赞】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