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的规划蓝图。王力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插话追问几个关键细节,问题都切中要害。
到达三号码头,江风拂面,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王力走下堤岸,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江水颜色和岸边的土壤。他指着江面一处漂浮的少量泡沫,问身边的环保技术人员:“这是什么原因?平时监测数据怎么样?”
技术人员有些紧张,秦风接过话头,如实汇报:“王书记,这是近期雨水冲刷所致,我们加密监测显示核心指标已稳定达标,但彻底根治需要时间。我们计划在下游建设强化型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净化。”
王力点点头,不置可否,又转向陪同的几位环保专家,询问国际上治理类似河流的成功案例和技术难点,与专家交流了足有十分钟,显示出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
在前往东风县断面的路上,王力突然改变行程,让车队拐进了一个沿途的普通村庄。他随机走进几户农家,与村民聊家常,询问江水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了解补偿政策落实情况,甚至掀开农户的水缸看了看饮用水质量。村民开始有些拘谨,见书记平易近人,才渐渐打开话匣子,反映了一些实际困难。王力认真听着,嘱咐周海洋和秦风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具体问题。
整个视察过程,紧凑、高效、深入基层。王力几乎没有听取任何正式的会议室汇报,全部时间都花在了一线查看、随机访谈和专业交流上。他对形式主义的东西表现出明显的反感,但对真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抓住不放。这让陪同的江泉市干部们神经高度紧绷,却也暗自佩服。
视察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结束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在王力书记的坚持下,午餐只是在市委食堂用了简单的自助餐。餐后,王力没有休息,就在食堂旁边的小会议室,与江泉市委常委班子进行了简短的座谈。
他没有做长篇大论,而是言简意赅地谈了三点印象和要求:
“第一,江泉市前段时期经历了考验,市委班子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检验,尤其是对污染事件的查处,态度坚决,体现了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这一点,要肯定。”
“第二,雾江的污染治理,是场硬仗,也是政治仗。方案要科学,步子要稳妥,但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江泉要痛定思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省委支持你们大胆探索,希望你们能闯出一条新路来。”
最后,他目光扫过周海洋和秦风,意味深长地说:“班子团结是关键,实干担当是基础。希望你们带领江泉干部群众,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我会持续关注江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