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市的天空,在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暴的洗礼后,似乎格外清澈了一些。市委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各项工作在“稳”字诀的引领下,正逐步走向正轨。秦风牵头市政府日常工作,将主要精力投向了雾江治理工程的前期筹备,与各职能部门、专家团队的协调会议一个接一个,忙得脚不沾地。他心中始终绷着一根弦,等待着那位新任省委书记王力的召见。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场等待中的“考试”,会以如此突然、如此直接的方式降临。
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二上午。秦风正在市政府小会议室主持召开雾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审会,与会的有环保、水利、规划、财政等部门的负责人和几位特邀专家。会议讨论正进行到关键处,关于污水处理厂的选址问题,各方意见争执不下。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秦风秘书杨小波脚步急促地走到秦风身边,俯身在他耳边用极力压低却难掩紧张的声音说:“秦市长,市委周书记紧急电话,请您立刻接听!”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诧异地看向秦风。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被如此紧急地打断,必定是发生了极其重要的事情。秦风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掠过心头。他对与会人员说了声“抱歉,大家先休息五分钟”,便快步走出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起了那部红色保密电话。
电话那头,市委书记周海洋的声音异常凝重,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秦风!紧急情况!刚接到省委办公厅直接通知,王力书记的车队,已经上了通往江泉的高速公路,预计一小时后抵达!视察地点未明确,要求我们做好随机调研的准备!”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秦风耳边炸响!省委书记突然袭击式的视察,没有任何预兆,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下沉一线!这是典型的“王力风格”——务实、犀利,旨在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这对于刚刚经历动荡、百废待兴的江泉市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其严峻的突击大考!
“周书记,我们……”秦风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没时间详细部署了!”周海洋打断他,语速飞快,“你立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重点准备两个点:一是雾江沿岸,特别是之前污染的敏感区域和治理规划展示点;二是高新区,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企业。我让钱卫国准备政法维稳点,郑强负责舆情和宣传口径,其他常委各就各位,随时应对随机抽查!你负责的政府线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雾江治理,这是王书记必定关注的焦点!动作要快,但要自然,绝不能搞形式主义那一套!”
“明白!我马上安排!”秦风沉声应道,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瞬间袭来。
挂了电话,秦风深吸一口气,立刻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指挥官。他首先用内部电话直接接通了市环保局局长和水利局局长,指令简洁明确:“王力书记一小时后到,可能随机查看雾江沿线。立刻组织人手,对三号码头、东风县交界断面等重点区域进行最后一次巡查,确保现场整洁,无异常情况。相关人员着装便装,在现场进行正常作业姿态待命,不得搞迎来送往!治理规划展板送到江边临时指挥部备用!”
接着,他打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的电话:“张伟书记,省委主要领导临时视察,可能去高新区。立刻选定一到两家技术含量高、运行状况好的企业,比如那家新能源电池和生物制药公司,通知企业负责人正常生产,准备简短介绍,突出创新和环保成效。管委会人员分散到各点,随机应变。”
下达完指令,秦风看了一眼手表,距离预估抵达时间只剩不到五十分钟。他让杨小波立刻备车,同时快速浏览了一遍雾江治理工程的要点和最新数据,将其牢牢刻在脑子里。他知道,在这种突然袭击式的视察中,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可能根本用不上,考验的是对情况的真实掌握和临场应变能力。
一小时后,由三辆黑色轿车组成的省委车队,没有警车开道,悄无声息地驶下了江泉高速出口。市委书记周海洋、市长(空缺,由秦风代表)、以及相关常委,已按照简易、高效的原则,在出口内广场等候。没有横幅,没有鲜花,只有寥寥数人,气氛紧张而肃穆。
车队停下,第二辆车的车门打开,新任省委书记王力迈步下车。他身着深色夹克,身形挺拔,面容严肃,目光如炬,扫视过来,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他与周海洋、秦风等人简单握手,没有寒暄,直接问道:“直接去雾江边看看。哪个断面最能说明问题?”
周海洋看向秦风,秦风立刻上前一步,沉稳回答:“王书记,建议去三号码头断面和上游东风县交界断面。前者是上次污染事件的核心区,后者能反映流域整体情况。”
“好,就去这两个地方。上车,边走边说。”王力干脆利落,重新上车。
车队再次启动,直奔雾江沿岸。车内,王力详细询问了污染事件的详细经过、目前的治理方案、技术路线、资金筹措以及面临的困难。秦风坐在副驾驶,回头进行汇报,他摒弃了所有官话套话,用数据、事实说话,既承认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的复杂性,也清晰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