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导致奢靡之风盛行,北宋之灭,不能说与此无关。
至南宋,盐酒茶铁等皆官营,价高而质劣,城中百姓缴纳房屋税,导致百姓越发困苦,即便如此,最终依旧难以为继。
商税之害,可见一斑,请陛下明察。”
“陛下。”礼部右侍郎黄汝良出列,道“若论商业之盛,无过于前元者。
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上下皆行商。
然而官商勾结,偷税漏税严重,导致前元不得不一再提高盐价,至元末,盐价高至一斤二百文,骇人。
今若放开商禁,必使官商勾结,不仅收不到税,反而有强买强卖、贱买贱卖之忧。”
“官吏清廉,商税有益无害,律法严明,官商不敢勾结”户部侍郎刘荣嗣出列,道“唯可虑者,官吏为完成商税任务,肆意设卡,导致商旅萎缩。”
叛徒
多官气坏了。
本来就不好反驳,偏你还出来站台,嫌自己的腰包太鼓了
刘荣嗣表示耕读传家,管你商贾去死。
皇帝环顾诸人,问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诸卿,畅所欲言”
我让你不收商税,能行吗别以为看不出来你在钓鱼
诸多大臣暗暗腹诽。
见诸臣沉默,皇帝说道“内阁,组织各部商定商税相关律法以及收取细则,以及相关限制。
圣诞节前,朕希望能看到完整文案。”
“陛下放心,臣一定推进此事。”首辅应下。
“诸卿”皇帝环顾诸臣,道“商税,中枢之大补,可减农民之负担,谁若设阻,便是挖大明的根基,朕绝不轻饶”
“臣谨遵圣谕。”诸臣拜下。
没办法,皇帝太能打了,不敢刚正面。
看看有没有改变的契机啊。
“马士英、吴阿衡。”皇帝点名。
“臣在。”x2。
“明日开经筵”
唰
诸臣抬头看向了皇帝。
莫不是被人调包了
就说历代皇帝,不管好的坏的贤的庸的,哪個皇帝六年没上过一次课的
居然主动要上课,真的,感动吗
不敢动
马士英吴阿衡呆在原地,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是不是皇帝对咱有什么意见或者看咱不顺眼,或者还是随便什么,可以直说,没必要吓唬人啊。
“你们什么意思”皇帝生气地拍着桌子,说道“朕不想听课,是因为你们没人能教朕怎么富国强兵打建虏
如今朕还是不需要你们教,只是有一些问题要解答一下罢了。”
吴阿衡回过神来,拜道“请陛下明示题目,臣好做准备。”
皇帝沉吟片刻,道“便以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为题。”
这话谁说的拖出去砍了
诸多大臣出离愤怒了。
这可是把所有读书人都给骂了。
但是少数人暗暗看向了李佳诚。
他们读过焚书,知道这句话是李贽说的,其本意是批判虚伪,讲究直率。
其实没什么用。
要是李贽的思想真的可行,不至于草草收场。
或许,皇帝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李佳诚的宠爱
决定了,退朝后就去李贽的书来看,或许能投皇帝所好。
退朝。
“皇帝要开经筵”
“真的假的”
“真的,诸多朝臣都确定了。”
“明天报纸会不会刊登消息”
皇帝开经筵瞬间成了京师热议话题,甚至掩盖了朝廷即将征收商税的事。
百姓们表示难以相信。
第二天,当报纸刊登皇帝开经筵的消息,全民轰动。
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皇帝听得进去
不由自主地,人们关注起了李贽。
什么“童心说”、“绝假还真”、反对“摹古”,大家不感兴趣。
但是批判孔子以及儒家,可就太刺激了。
更刺激的是“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初看大逆不道,细细一品,不就是皇帝常说的“天命即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