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展开圣旨,目光快速扫过,随即抬眼冷声道:“圣旨是真的。”
云可依顿了顿,视线落在圣女身上,“不过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七日后才是婚期。”
圣女面色一松,立刻上前一步。
“既然圣旨确凿,还不快让开,放我进去!”
“正因圣旨是真的,你才更不能进。”
云可依语气斩钉截铁,“玄武国规矩,成婚前七日,新婚夫妻不得见面,否则沾了晦气,于婚事、于新人都不吉利。”
云可依侧过身,望向围观百姓,“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没错!皇家婚事最讲规矩,前七日见面可是大忌!”
“确实晦气,万万不可坏了规矩!”
百姓们纷纷附和,声音此起彼伏。
云可依转回头,眼神锐利如刀。
“你若非要硬闯也能进,可厉王如今病重,万一因这晦气折损了性命,这笔账,你担得起吗?”
云可依语气放缓,却带着十足的压迫感,“莫非你根本不想让你的未婚夫早日康复?”
圣女被问得一噎,脸色涨红:“我……我只是想进去照料他,这难道也有错?你们玄武国怎么这么多繁文缛节!”
“繁文缛节?”
云可依冷笑一声,“玄武国三百多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靠的就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护佑,这是代代积累的福报。你当众质疑我国规矩,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别有用心?”
这话一出,百姓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拍手叫好。
“摄政王妃说得对!不尊重咱们国家习俗,就是不能客气!”
“对!凭什么让她坏了规矩!”
云可依不再看圣女的窘迫模样,对着门口护卫朗声道:“大门敞开!”
沉重的木门缓缓开启,露出院内景象。云可依看向圣女,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
“圣女,门给你开了,进不进,你自己选。”
圣女望着敞开的大门,又瞥见百姓们投来的指责目光,耳边全是“不尊传统”“心思不正”的议论,一时进退两难。
圣女身边的侍女急忙凑上前,压低声音劝道:“圣女,不能进啊!厉王殿下如今是重中之重,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百口莫辩,全得担责任!”
圣女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在百姓的指指点点和侍女的反复劝说下,咬了咬牙,狠狠瞪了云可依一眼,最终还是带着身后的人马,悻悻地离开了厉王府大门。
待圣女一行人走远,云可依转过身,面向围观的百姓,声音温和却清晰。
“诸位乡亲,厉王如今病重,正是需要累积福报之时。本王妃决定,从今日起,在厉王府门口设棚施粥,直至厉王痊愈。每日辰时到午时,大家都可来领一碗免费的小米粥,略表心意。”
话音刚落,百姓们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纷纷点头称赞。
“摄政王妃仁善!厉王定会早日康复!”
“太好了,多谢王妃体恤!”
云可依抬手压了压,待人群安静些,又道:“另外,厉王养病需清静,府中不得有任何外人擅入,还请诸位乡亲帮忙监督。”
云可依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说到底,厉王早日痊愈,才能如期与圣女成婚,届时两国交好、再无战事,咱们百姓也能安稳度日。这不仅是为了厉王,更是为了两国和平,还望大家多出一份力。”
“我们愿意!”
百姓们群情激昂,齐声大喊,“一定听王妃的安排!”
“绝不让外人打扰厉王养病!”
云可依微微颔首,随即转向身后的青竹和青衣,吩咐道:“你们二人即刻去准备施粥的食材和用具,务必妥当,酉时前便开始施粥。”
“是,王妃!”
青竹和青衣齐声应下,转身快步离去安排事宜。
护卫吴风脚步匆匆踏入厉王的卧房,见厉王靠坐在床榻上,连忙上前躬身禀报。
“主子,摄政王妃在府外的所作所为,属下已查清,特来告知您。”
吴风将云可依驳斥圣女、借规矩拦人,又宣布设棚施粥、请百姓监督府门的经过,一五一十详述了一遍。
厉王握着书卷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吴风,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
“哦?她当真这么做了?”
“千真万确!”
吴风重重点头,“属下离开时,府外已经开始搭施粥棚了,百姓们都围着叫好,没人再帮着圣女说话。”
厉王眼底闪过一丝赞许,缓缓道:“让百姓守住府门,倒是个好法子。圣女也好,其他人也罢,若想找借口闯进来,必定心怀鬼胎——要么是来害本王,要么是想对莫千尘、莫千离二位将军动手。”
吴风附和道:“主子说得是!这摄政王妃看着娇弱,心思却透亮得很,做事干脆利落,可不像那等依附旁人的菟丝花。”
云可依刚踏入卧房,便听见屋内正议论自己,她毫不扭捏,径直走了进去,唇角带着一抹似笑非笑。
“二皇兄有话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