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段模糊的记忆:一片荒芜的远古地球,火山喷发,岩浆横流,无数微生物在极端环境中诞生,它们相互连接,形成最初的生态网络,逐渐改变着地球的大气结构,孕育出更复杂的生命。而人类,只是这个漫长进程中,较晚出现的“非核心单元”。
“教授!您还好吗?”小林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哭腔,“我刚才在走廊里看到了张姐,她……她正朝着地下实验室走,嘴里念叨着‘要去见核心单元’!”
地下实验室——那是存放灵魂芯片能量源的地方,团队在这里储存了近百吨的冻土层样本,是整个项目的“能量核心库”。沈溯突然意识到,地球原生意识的目标不是灵魂芯片,而是那些未被激活的微生物样本,它们要通过芯片,唤醒更多的“共生单元”,完成对地球生态网络的重构。
他再次看向观察窗,陈博士已经离开了走廊,只有那道绿色的纹路还残留在观察窗的玻璃上。沈溯的后颈越来越烫,脑海中的感知也越来越清晰:他能“看到”地下实验室里,那些冻土层样本正在融化,绿色的光点从样本中溢出,沿着通风管道朝着整个科考站扩散;他能“听到”科考站外,北极冰盖下的微生物正在苏醒,冰层发出“咔嚓咔嚓”的碎裂声,像是某种信号的传递。
“必须阻止它们。”沈溯握紧了拳头。他知道,如果地球原生意识真的唤醒了“核心单元”,人类很可能会失去对地球的“主导权”——不是被毁灭,而是被重新定义为生态网络中的“非核心部分”,就像现在的植物、动物一样,遵循着原生意识的规则生存。
他环顾实验室,目光落在了操作台角落的液氮罐上。液氮的温度低至零下196度,足以冻结任何微生物的活性。如果能将液氮注入灵魂芯片的能量核心,或许能暂时中断共生意识的激活进程。但问题是,液氮罐的接口与芯片的能量管道不匹配,需要重新改造管道接口,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小林,你能从外部切断地下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吗?”沈溯对着通讯器说,“阻止绿色光点扩散,我需要时间改造液氮管道。”
“我试试!”小林的声音带着一丝坚定,“但我需要去中控室,那里有通风系统的总开关,不过中控室现在应该也被……”
通讯器突然中断,只剩下“滋滋”的电流声。沈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对着通讯器大喊小林的名字,却没有任何回应。这时,实验室的观察窗上,绿色的纹路开始快速蔓延,像是有生命的藤蔓,逐渐覆盖了整个玻璃。
沈溯转身看向灵魂芯片,屏幕上的共生意识激活进度已经跳到了“45.8%”,下方多了一行新的文字:“非核心单元,选择共生,或被清除。”
清除?沈溯的后背渗出冷汗。他想起刚才脑海中的远古记忆:当地球生态网络遭遇“破坏单元”时,原生意识会启动“清除程序”——比如几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或许就是原生意识对“破坏单元”的反击。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突然“咔哒”一声打开了。沈溯猛地回头,以为是小林或者陈博士,却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他的女儿沈星,那个本该在千里之外的寄宿学校读书的16岁女孩,此刻正站在门口,脖颈处同样闪烁着绿色的纹路。
“星星?你怎么会在这里?”沈溯冲过去,想要抱住女儿,却被她轻轻推开。沈星的眼神空洞,像是被操控的木偶,嘴里重复着一句话:“带非核心单元,前往核心唤醒点,否则清除程序将提前启动。”
沈溯的大脑一片混乱。女儿怎么会被原生意识“连接”?是因为上次视频通话时,他给女儿看了冻土层样本的照片?还是说,原生意识早已通过某种方式,渗透到了科考站之外的地方?
“星星,你看着我,我是爸爸啊!”沈溯抓住女儿的肩膀,试图唤醒她的意识。沈星的眼神有了一丝波动,嘴角微微颤抖,像是在抗拒某种力量:“爸……别阻止……核心单元……是地球的……守护者……”
话音未落,沈星突然浑身一颤,眼神再次变得空洞,用力推开沈溯,朝着灵魂芯片走去。她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主机外壳的瞬间,绿色的纹路沿着她的手臂快速蔓延,与芯片的光芒融为一体。
实验室的震动突然加剧,天花板上的灯管开始掉落,碎玻璃溅落在地面上,发出刺耳的声响。灵魂芯片的屏幕上,激活进度跳到了“60%”,下方的文字变成了:“核心唤醒点已定位,清除程序倒计时:71小时59分。”
沈溯趴在地上,躲过一块掉落的天花板碎片。他看着被绿色光芒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