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沾着冻土层样本的冰晶,实验室恒温系统嗡嗡运转,将室外零下四十度的酷寒隔绝在外。他习惯性地端起桌边的搪瓷杯——那是三年前北极科考站带回来的旧物,杯壁印着的北极熊图案早已被咖啡渍晕成模糊的棕黄色。刚要碰到嘴唇,杯中的速溶咖啡却突然泛起涟漪,不是手抖造成的晃动,而是液体内部自发形成的、如同呼吸般的起伏,一圈圈细纹在杯底聚成极淡的绿色光斑,像极了显微镜下那些刚被激活的微生物群落。
他猛地放下杯子,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视线扫过操作台,更诡异的景象正在发生:原本平铺在载玻片上的冻土层样本,那些直径不足微米的微生物竟从玻璃表面浮了起来,在空中组成一条纤细的绿色光带,缓慢地朝着实验室中央的灵魂芯片主机游去。主机屏幕上原本跳动的能量数值突然停滞,转而显示出一串无序的绿色代码,像是某种从未被破译过的碱基序列。
“怎么回事?恒温系统故障了?”沈溯按下通讯器,对面传来助手小林带着困意的声音,“沈教授,凌晨三点了,系统参数一切正常啊,是不是您太累出现幻觉了?”
幻觉?他盯着光带末端那滴悬在空中的冰晶——那是样本中最后一块未融化的冰,此刻正被光带包裹着,表面浮现出类似叶脉的纹路。突然,冰晶破裂,无数绿色光点喷涌而出,落在主机外壳上,像是给冰冷的金属镀上了一层流动的苔藓。更让他心脏骤停的是,那些光点组成的图案,竟与他十年前在格陵兰冰盖下发现的古老岩层壁画一模一样——那幅被学界认定为“原始人类图腾”的壁画,此刻正以动态的形式,在灵魂芯片上重现。
“小林,立刻带备用能源模块过来,还有,把所有微生物样本的基因序列数据调出来,快!”沈溯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他伸手去触碰主机外壳上的光点,指尖刚一接触,一股不属于他的意识突然涌入脑海:不是声音,不是图像,而是一种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感知”——感知到北极冰盖下沉睡的甲烷气泡,感知到亚马逊雨林中每片树叶的蒸腾作用,感知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火山口旁的虾群活动……这是覆盖整个地球的生态网络感知,是亿万年时间里,无数微生物集体记忆的总和。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亮起,红色的光芒将绿色光点染成诡异的橙红色。主机屏幕上的代码开始快速滚动,最终定格在一行文字上:“非核心单元,请勿干扰共生进程。”
沈溯的大脑一片空白。“非核心单元”——指的是人类?他想起三天前激活灵魂芯片时的场景:团队提取了冻土层中微生物的能量核心,将其作为驱动芯片的动力源,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能源转化,却没想到这些微生物竟承载着地球的原生意识。
“教授!门打不开了!”通讯器里传来小林惊慌的声音,“备用能源模块送不过去,实验室的电磁锁被远程锁定了!”
沈溯转身看向实验室的观察窗,外面本该空无一人的走廊里,此刻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项目负责人陈博士。陈博士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双手背在身后,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更诡异的是,陈博士的脖颈处,有一道与主机上绿色光点相同的纹路,正缓慢地闪烁着。
“陈博士?是你锁的门?”沈溯按下观察窗的通讯按钮,对方却没有回应,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向实验室中央的灵魂芯片。就在这时,沈溯的后颈突然传来一阵刺痛,他伸手去摸,指尖触到了一个冰冷的金属片——那是昨天体检时,医护人员给他贴的“生命体征监测贴”,此刻竟也浮现出绿色的纹路,与灵魂芯片的光芒遥相呼应。
“原来不止我一个。”沈溯的心脏沉了下去。他想起最近团队成员的异常:小林总是说“感觉能听到植物生长的声音”,数据分析师张姐则频繁失眠,说“梦里全是海洋的画面”。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是长期高压工作导致的幻觉,现在看来,他们早已被地球原生意识“连接”了。
灵魂芯片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实验室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沈溯注意到,操作台上那些原本用于分析微生物的仪器,屏幕上都出现了相同的绿色纹路,像是在同步某种信息。他快步走到主机前,试图关闭芯片的运行程序,却发现键盘早已失效,屏幕上再次跳出一行文字:“共生意识已激活37.2%,核心单元将于72小时后苏醒。”
“核心单元是什么?”沈溯对着屏幕大喊,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时,他的脑海中再次传来那种庞大的感知,这一次,感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