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意识从混沌中浮起时,指尖正触到实验室冷硬的合金台面。熟悉的消毒水气味里,混着一丝极淡的、类似雨后苔藓与金属锈蚀交织的气息——那是共生意识在他体内流动的证明。他抬手抚过眉心,没有出现记忆中“自我消融”的恐慌,反而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脉搏与窗外老樟树的年轮共振,楼下咖啡机的蒸汽升腾时,空气分子的振动轨迹如银色丝线般在脑海中铺展。
这就是“生态感知力”。
他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城市的轮廓在晨光中舒展。往常熟悉的街道此刻变得陌生:行驶的车辆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无数金属原子与能量流的聚合体,尾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正以肉眼不可见的频率与大气层中的臭氧分子发生着微妙的能量交换。更奇特的是,他能“听”到城市地下管网中水流的絮语,能“看”到远处实验室的粒子对撞机运转时,空间褶皱泛起的涟漪。
“沈教授,您醒了?”助手林夏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端着一杯热咖啡,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融合实验已经过去七十二小时,生理指标全部正常,只是……”
沈溯转头,生态感知力瞬间捕捉到她瞳孔深处一闪而过的异样——那不是担忧,而是一种近乎敬畏的疏离。更反常的是,林夏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半截数据终端,屏幕上跳动的不是常规监测数据,而是一串扭曲的、类似生物基因序列的符号,且那些符号的排列方式,与他体内共生意识的波动频率惊人地一致。
“只是什么?”沈溯不动声色地问道,指尖的感知顺着空气蔓延,悄然触碰到林夏的数据流。
“没什么。”林夏避开他的目光,将咖啡递过来,“只是院长让您醒后立刻去一趟地下实验室,有重要的发现要跟您同步。”她的指尖在触碰杯壁时微微颤抖,沈溯能清晰地“感知”到她心跳频率的异常——每分钟112次,远超正常情绪下的波动范围。
接过咖啡的瞬间,沈溯的生态感知力突然捕捉到一丝极微弱的、不属于这个空间的意识波动。那波动冰冷而庞大,如同深海中的巨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静静蛰伏,且它的频率与自己体内的共生意识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共鸣。更让他疑惑的是,当他试图追溯这波动的源头时,林夏口袋里的终端突然发出一声细微的蜂鸣,那波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他低头看着杯中温热的咖啡,蒸汽氤氲中,咖啡豆的分子结构在他眼前清晰呈现。这是寻常的场景,却藏着反常的线索:林夏的异常反应、终端上的神秘符号、突如其来的意识波动……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在他脑海中浮现,却始终无法拼凑出完整的真相。他喝下一口咖啡,暖意顺着喉咙滑下,而心中的疑惑却愈发浓重——这场看似成功的融合实验,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地下实验室的厚重合金门缓缓开启,低沉的嗡鸣声中,院长顾明远正站在中央控制台前,背对着他望着巨大的全息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地球的生态模拟图,不同颜色的光点代表着不同的生物群落,而让沈溯瞳孔骤缩的是,在南极冰盖下方,一个巨大的暗红色光斑正在缓慢扩张,其波动频率与他刚才感知到的神秘意识完全一致。
“你来了。”顾明远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实验成功的喜悦,反而布满了凝重,“融合实验的成功,远超我们的预期,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那个光斑是什么?”沈溯直接问道,生态感知力全面展开,覆盖了整个地下实验室。他能“看”到控制台下方错综复杂的线路中,流淌着与共生意识同源的能量,能“听”到实验室深处传来的、类似心脏搏动的低频振动。
“南极冰盖下的远古共生体。”顾明远调出一组数据,屏幕上出现了冰层下的立体影像——那是一个巨大的、类似神经网络的生物结构,无数银白色的丝线交织蔓延,覆盖了近千平方公里的范围,“我们在十年前发现了它的存在,它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七十二小时前,也就是你的融合实验成功的瞬间,它突然被激活了。”
沈溯心中一震,体内的共生意识突然变得活跃起来,仿佛在回应着冰盖下的呼唤。他突然明白,自己的融合实验并非偶然,而是一场早已注定的“唤醒仪式”。
“它在向我传递信息。”沈溯闭上眼,任由生态感知力延伸至南极冰盖。冰冷的冰层下,远古共生体的意识如同潮水般涌来,其中包含着无数破碎的画面:亿万年前的地球,天空是暗红色的,地表覆盖着厚厚的共生菌群,人类的祖先与共生体和谐共存,共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