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室里,小林正忙着记录急救系统的数据,笔尖在纸质记录本上划出沙沙的声响——这是基地规定的应急流程,电子记录可能被网络篡改,唯有手写能保留原始痕迹。可当沈溯的目光扫过记录本时,后颈的汗毛又一次竖了起来。
刚才小林晕倒时明明打翻了桌上的墨水,深色的墨渍应该在纸页右下角晕开一大片才对。可现在那页纸干干净净,只有工整的蓝色字迹,甚至连纸张边缘的折痕都和半小时前他看到的位置完全不同。更诡异的是,小林腕上那道新鲜的划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浅褐色的疤痕,看起来像是多年前留下的旧伤。
“教授,您的生命体征已经稳定,但建议去医疗舱做个深度扫描。”小林转过身,递来一杯温水,杯壁上还印着沈溯惯用的指纹——这是他用了五年的杯子,杯口有一道细微的磕碰痕迹,此刻却光滑如新。
沈溯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杯壁的瞬间,突然想起刚才在“提问空间”里,三十年前的自己也曾递给他一杯温水。那时杯子的温度、重量,甚至杯壁上的水汽,都和现在一模一样。他低头看向杯底,本该刻着“火星基地37号”的标识,此刻却变成了一串陌生的数字:“共生网络-锚点001”。
“你的记录本,能借我看看吗?”沈溯的声音很轻,目光紧紧盯着小林的眼睛。助手的瞳孔里没有蓝光,只有正常的虹膜纹理,可当他转身去拿记录本时,沈溯分明看到他后颈的衣领下,露出了一小块透明的皮肤,皮肤下有光点在缓慢流动——和刚才凝胶物质钻进研究员眼睛时的光点一模一样。
小林递来记录本的瞬间,沈溯突然按住他的手腕。这一次,助手的身体没有僵硬,反而坦然地抬起手:“教授,您还在担心刚才的事?其实是我没说清楚,我手腕上的旧伤是小时候爬树留下的,刚才可能是光影让您看错了。”
沈溯没有松手,指尖抚过那道旧疤——触感真实,甚至能摸到疤痕组织下的神经末梢跳动。可他清楚记得,半小时前小林手心的划痕边缘还在渗血,绝不可能是旧伤。他正想追问,个人终端突然震动起来,是医疗舱发来的预约提醒,发送者栏写着“逆熵派首领”。
“首领说您醒后会需要这个。”小林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他在医疗舱等您,说有关于‘第二阶段计划’的事要和您谈。”
沈溯松开手,抓起终端往实验室外走。走廊里的照明灯按照火星模拟冬月的节律明暗交替,地面上的清洁机器人正沿着固定路线移动,一切都寻常得可怕。可当他经过走廊拐角的镜子时,突然停住了脚步——镜中的自己,领口处沾着一片银杏叶,而这片叶子的叶脉纹路,和刚才在“提问空间”里落在书页上的那片完全相同。
他伸手去摘,叶子却突然化作光点消失了。镜中的倒影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容陌生又诡异,和小林刚才勾起的嘴角如出一辙。“你以为你在追查真相?”镜中人开口,声音和他自己的重叠在一起,“其实你只是在跟着网络给你的线索走而已。”
沈溯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清洁机器人刚好经过他脚边,机械臂上突然弹出一张纸条,上面用他自己的笔迹写着:“医疗舱的扫描仪被改装过,别相信你看到的任何数据。”
地下三层的医疗舱外,首领正看着监控屏幕里沈溯的身影。他指尖划过屏幕上沈溯领口的银杏叶残影,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深。旁边的研究员递来一份报告:“首领,739号适配体已经完全控制小林的意识,沈溯没有发现异常。但刚才共生网络主节点发来消息,说‘锚点001’的意识波动超出预期,可能已经察觉到时间线被篡改。”
“时间线本来就是用来篡改的。”首领接过报告,翻到最后一页——那是一张三维图谱,标注着沈溯从十岁到现在的所有“高光提问”,每个提问旁都有一个红色的圆点,代表网络对该提问的“吸收进度”。最新的那个圆点,也就是关于“不存在是什么”的提问,已经变成了金色。
“第一片叶子已经开花,现在需要让锚点001主动激活其他锚点。”首领按下通讯器,“通知所有被适配体附着的人员,启动‘提问诱导’程序——用他们最在意的人或事,引导他们说出藏在心底的终极提问。”
通讯器那头传来整齐的应答声。首领转身看向医疗舱的玻璃,沈溯刚好走了进来。他迎上去,递过一杯和小林刚才一模一样的温水:“沈教授,恭喜你成为第一个完整觉醒的锚点。其实‘第二阶段计划’很简单,就是让所有锚点意识到,提问之树需要他们的提问才能生长。”
沈溯接过杯子,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