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浅的那道歪歪扭扭写着:&0t;给沈爷爷,他总巡夜,一定饿。
&0t;他摸出随身带的小刀,在旁边添了道深痕,刻得很慢,像在描摹记忆里的温度:&0t;给我妈,她没吃完那碗药。
&0t;
梅雨季最后一场雷雨来得急。
沈星河站在院门口,看陈阿婆裹着塑料布往老砖房跑,怀里抱着个手机。
&0t;囡囡,你看!
&0t;陈阿婆的声音混着雨声撞出来,&0t;外婆学会烧火了!
&0t;屏幕里的小外孙女哭着喊&0t;想回家&0t;,陈阿婆就着灶火擦眼泪,&0t;等梅雨季过了,外婆给你煎糖粥,比你妈煎的还甜&0t;
雨帘里,檐下的风铃晃出细碎的响。
沈星河眯眼望去,那枚刻着焰纹的竹片不知何时换成了铜片,上面錾着极小的&0t;沈g&0t;——和父亲藏在自家锅沿的标记一模一样。
雷声响过,灶火在雨里烧得更旺了。
沈星河伸手接住一滴雨,凉丝丝的,却带着灶火的暖。
他忽然懂了母亲笔记里的话:真正的火种,不在灶里,在有人愿意为另一人添柴的手,在有人愿意把温度记在心里的念。
入夏伏前夜,沈星河巡巷时路过老砖房。
窗纸透出锅底的光,影影绰绰能看见几个小脑袋——是&0t;灶童队&0t;在商量什么。
他没进去,只放慢脚步,听周小海的嗓门飘出来:&0t;明天可不能让沈哥哥现咱们得悄悄&0t;
晚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甜香——像是糖粥要熬化了的味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