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深褐色的油在青石板上洇开。
&0t;我孙子在深圳&0t;她低头用袖口擦油,声音颤,&0t;视频里说想吃我煮的番薯粥可我三年没烧过灶了&0t;
沈建国蹲下来,从怀里掏出块旧抹布——是妻子生前擦灶台用的,边角磨得亮。
他轻轻擦去陈阿婆手上的油,又接过她手里的柴:&0t;您看,湿柴放底下,干柴架上面,松油抹这儿&0t;
锅盖掀开时,米粒边缘泛着焦色。
陈阿婆吸了吸鼻子:&0t;我当年煮的比这好&0t;
&0t;这是阿婆的味道。
&0t;沈建国盛了碗粥,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片,&0t;我闺女小时候,她妈煮糊的粥,她能喝三碗。
&0t;
当夜暴雨倾盆。
沈星河裹着雨衣巡巷,走到灶棚时,电路&0t;滋啦&0t;一声断了。
他摸黑往前挪,却听见&0t;噼啪&0t;的柴爆声——比往日更热闹,像有人在打拍子。
煤油灯的光从灶棚里透出来,映出五道影子:吴伯坐在矮凳上,耳侧微倾听着粥沸声;陈阿婆守着锅,枯手搭在铃绳上;周小海踮脚添柴,鼻尖沾着黑灰;赵师傅举着汤勺搅粥,油星子溅在他新洗的白衬衫上;程序员小夫妻抱着孩子,宝宝正抓着陈阿婆的蓝布衫角啃。
&0t;星河哥!
&0t;周小海最先看见他,柴棍&0t;啪&0t;地掉进灶膛,&0t;陈阿婆说我添的柴最旺!
&0t;
沈星河脱下雨衣搭在檐下,袖中手机突然震动。
他摸出来,三年前那条草稿短信又弹出来——&0t;妈,我在1998,您别害怕&0t;,时间显示&0t;未来&0t;。
他盯着屏幕看了会儿,拇指动了动,删掉所有字,只留下一个&0t;归&0t;。
送键按下的瞬间,灶膛里的柴&0t;轰&0t;地腾起一簇火苗。
火光映着众人的脸:吴伯笑出了眼角纹,陈阿婆的蓝布衫被映得亮,周小海的羊角辫沾着火星,程序员妻子正给宝宝擦沾了粥的手。
沈星河望着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母亲笔记末页的话:&0t;真正的火种,从不在灶里。
&0t;此刻他终于懂了——那火种在陈阿婆颤抖着添柴的手,在吴伯侧耳听火的专注,在周小海沾着黑灰的笑脸里。
雨停时天还没亮。
沈星河靠在灶棚的竹架上打了个盹,迷迷糊糊听见有人轻唤:&0t;星河,看东边。
&0t;
他睁眼,就见天际泛起鱼肚白。
巷里的青石板还淌着水,不知谁在灶棚前插了株带露的月季。
&0t;要出太阳了。
&0t;吴伯递来碗温粥,&0t;等会该有人要喊了。
&0t;
沈星河喝着粥,听见远处传来晨雾里的第一声吆喝——是卖豆腐脑的老张头,比往日早了半柱香。
他望着逐渐亮堂的巷子,忽然觉得连空气里都飘着松脂的清香,混着新煮的粥味,暖烘烘的。
东边的云被染成了橘红色。
就在这时,巷尾传来一声惊呼:&0t;快看!
灶台上的铜铃铛动了!
&0t;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