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逆流韶华 > 第292章 火苗歪了才像话

第292章 火苗歪了才像话(1 / 2)

一周后的傍晚,沈星河骑着二八杠载着林夏往老巷去。

车后座的竹篮里晃着两把新摘的青蒜,是早上他特意去菜市场挑的——林夏说过,建国叔炒的糖蒜比腌的更有烟火气。

老巷口的梧桐叶还是沙沙响,沈星河把车停在青石板上时,厨房的窗已经透出暖黄的光。

沈建国正蹲在煤渣炉前鼓捣,背影像棵老松,比上周更驼了些。

"

爸,我带小林来见识您烧煤渣炉的绝活。

"

沈星河把竹篮往灶台上一放,伸手要接父亲手里的火钳。

沈建国却往后退半步,火钳在砖缝里敲得叮当响:"

你今儿歇着。

"

话音未落,已经划着火柴往灶膛里送。

火苗舔着引火纸腾起时,他手背的青筋跟着一跳一跳,火石敲得太急,火星子溅在粗布裤腿上,烫出几个小焦洞。

沈星河刚要开口,手腕被林夏轻轻攥住。

她站在灶台边剥蒜,指甲盖蹭过蒜瓣的声音像小夜曲:"

让他烧。

"

她偏头看沈建国佝偻的背影,"

上次你说要教小王护工改烟道,他听了整宿没睡——怕你总记着新花样,忘了老锅台的味。

"

沈星河顿住。

记忆里突然浮起上周离开时,父亲蹲在院角翻旧煤渣的身影——他总说煤渣要挑蜂窝眼均匀的,烧起来火势稳。

可此刻灶膛里的湿柴噼啪作响,青烟裹着松木香往屋顶钻,沈建国往灶里添柴的动作太急,像要把三十年的灶火都烧给儿子看。

饭焖到一半时,灶膛突然出"

噗"

的闷响。

沈星河正往菜板上切青蒜,刀背猛地磕在指节上——那是积了湿气的柴在爆燃。

他抬头看,火苗原本蓝莹莹的,这会儿全褪成浑浊的黄,歪歪扭扭往灶口蹿,焦糊味顺着砖缝钻出来,呛得林夏直揉眼睛。

"

爸,得掀锅盖泄压!

"

沈星河伸手去够木锅盖,手腕却被一只粗糙的手死死按住。

沈建国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侧,指节因为用力泛着青白,喉结上下滚动:"

不能开!

一开就凉了!

"

他的声音颤,眼底浮起层水雾,像被按进记忆的漩涡里——那是1997年下岗前夜,厂里砸了职工灶,最后一锅饭就是这么歪着火烧糊的,他蹲在废墟里捡锅巴,被厂长拽着衣领骂"

没出息"

沈星河的手悬在锅盖上方,突然想起三天前整理老相册时,翻到的那张全家福。

照片里父亲穿着蓝工装,举着饭勺笑,背后的灶台火苗直窜,和此刻歪斜的火舌重叠在一起。

他慢慢蹲下身,用火钳拨了拨灶膛里的湿柴,把积气的缝隙扒开:"

爸,您看,火歪了,才够得着锅心。

"

焦糊味更浓了。

林夏从碗柜里摸出母亲留下的铝饭盒,站在两人中间。

她没说话,只是用木勺轻轻刮着锅底,焦屑簌簌落进盒里,像撒了把深褐色的星星。

沈建国盯着那团焦黑,嘴唇哆嗦:"

几十年没出过这岔子我"

"

建国叔。

"

林夏把饭盒递过去,指尖抚过焦痕,"

陈阿婆上次说,她年轻那会儿锅炸了,还请全院喝糊粥。

她说火歪了才像话——人要是活成直上直下的火苗,该多累啊。

"

沈建国接过饭盒,指腹蹭过焦屑的纹路。

窗外的晚风掀起竹帘,吹得他眼角的皱纹都动了动。

他突然笑出声,声音哑得像砂纸:"

可不么?

那年陈阿婆家的锅炸了,我还帮她捡过碎瓷片"

饭后,沈星河翻出工具箱,铁锤子和凿子在木盒里叮当作响。

沈建国凑过来,眉头皱成个结:"

灶还能用。

"

"

不是坏了才修。

"

沈星河蹲在灶前,用螺丝刀撬开最上层的砖,"

是用了才修。

"

砖缝里的积碳簌簌往下掉,通风道被锈渣堵得只剩指甲宽的缝。

沈星河一边清理,一边讲起养老院新来的护工小王:"

那小伙子用旧铁皮给李奶奶改烟道,现在她熬药再也不呛人了"

沈建国没搭话,却转身从柜顶摸出个布包。

粗布解开,露出把磨钝的凿子,刃口泛着幽光:"

这把,是你妈留下的。

"

他用袖口擦了擦凿柄,"

当年她给你缝棉袄,线头总缠在凿子上,我还嫌她"

新灶砌好时,天已经擦黑。

沈星河划着火柴丢进灶膛,火苗"<

最新小说: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绝对权力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从宠物店开始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