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逆流韶华 > 第262章 锅要热人才来

第262章 锅要热人才来(1 / 2)

晨光透过院角的梧桐叶在青石板上筛出细碎光斑时,沈星河推开了吱呀作响的院门。

新铁锅稳稳架在老炉架上,锅底那层薄油被晨露浸得亮,边缘一圈焦痕像被谁用炭笔轻轻勾了道金边——是林夏昨夜试火时留下的。

他伸手抚过那焦痕,指腹触到粗糙的纹路,想起昨夜父亲电话里带着睡意的声音:"

换你教我怎么把糊烧出滋味来。

"

喉头突然紧。

他弯腰凑近铁锅,能闻到残留的油香里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苦,像极了母亲当年总说"

不小心烧糊"

的锅贴味。

从前他总觉得这焦痕是遗憾,是需要修正的错误;可此刻望着晨光里泛着温润光泽的铁锅,忽然明白有些"

糊"

本就是家的味道——不是要完美,而是要有人愿意守着锅等。

他没急着生火,转身回屋取出母亲留下的蓝花搪瓷饭盒。

盒盖内侧还粘着半块已经黑的饭粒,那是母亲最后一次给他装午饭时蹭上的。

他用软布仔细擦拭盒身,金属表面的划痕在阳光下泛着浅淡的光,像母亲眼角的皱纹。

擦净后,他踮脚放进橱柜最上层,旁边是去年从老灶膛里扒出来的炭核——那是母亲住院前最后一次烧火留下的。

"

叮——"

手机视频提示音惊得他手一抖,炭核骨碌碌滚到饭盒旁。

林夏的脸出现在屏幕里,梢还沾着晨露,显然刚跑完步:"

你在翻箱倒柜找什么宝贝?"

沈星河把镜头转向橱柜:"

收拾火种。

"

他指尖点过饭盒,又划过炭核,"

以前总想着靠脑子记,可记性这东西"

他顿了顿,想起最近总记不清母亲化疗时具体说了哪句话,只记得她当时握着他的手,掌心热得烫,"

有些东西,得用眼睛看,用手摸,才能传下去。

"

林夏没说话,屏幕里的她咬了咬嘴唇,耳尖慢慢红了——和昨夜在灶边看他刻字时一个模样。

沈星河正要说什么,院外传来竹篮磕碰的脆响。

"

星河!

"

沈建国提着半篮带泥的冬笋跨进院门,裤脚沾着露水,"

老周头今早从乡下捎的,你妈当年就爱用这炖糊锅底。

"

他把竹篮往石桌上一放,蹲到炉前拨弄煤块,火星子"

噼啪"

溅起来,"

你打算一直这么烧下去?"

沈星河蹲下来帮父亲捡冬笋,带着泥土的笋尖扎得手心痒:"

有人愿吃,我就烧。

"

"

可你不能总守着锅。

"

沈建国突然直起腰,眼角的皱纹被晨光照得清晰,"

林夏昨天说她辞了北京的工作,今天该到车站了。

你也该"

他低头搓了搓手,煤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

往前走了。

"

最后几个字轻得像叹息,却重重砸在沈星河心口。

他望着父亲鬓角的白,想起前世这时候父亲正蹲在工地吃冷馒头,而此刻炉边飘着冬笋的清香——原来所谓"

修正"

,从来不是把生活拧回完美的模子,而是让每个当下都有温度。

当晚,院中风铃静垂。

沈星河没像往常那样生起炉火,只坐在小马扎上翻母亲的旧菜谱。

泛黄的纸页间掉出张便签,是母亲的字迹:"

记错也好,反正星河爱吃糊的。

"

墨迹有些晕染,像当年她化疗后手抖着写的。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忽然起身取下院门口挂了三年的木牌。

木牌上"

糊锅免费"

四个红漆字被风雨磨得白,他找了块砂纸慢慢打磨,木屑簌簌落在脚边。

翻过来时,背面还是光滑的原木色,他摸出钢笔,笔尖悬了悬,最终写下:"

下一顿,由你掌勺。

"

第二日清晨,新木牌挂在老位置。

沈星河没和父亲解释,也没等林夏追问,只在出门买菜时对邻居张婶笑了笑:"

今儿不烧锅,等人来试。

"

晌午时分,林夏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

她穿着淡蓝布衫,手里提着袋面粉,抬头看见木牌时脚步顿了顿,睫毛颤了颤——和六岁那年蹲在灶边看他刻字时一个模样。

"

要帮忙吗?"

沈星河靠在门框上,看她放下面粉,轻车熟路搬出煤炉。

林夏没说话,划亮火柴点燃引火纸。

火苗"

噌"

地窜起来,舔着锅底。

她往锅里倒了勺油,油星子"

最新小说: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绝对权力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从宠物店开始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