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眼过境时,沈星河在摇晃的舰桥上站了整整三个小时。
他盯着声呐屏上逐渐清晰的环形结构,喉结随着浪涌一起一伏——上辈子他在拍卖会见过良渚玉琮的拓片,那些交错的云雷纹,和此刻声呐波峰的起伏轨迹,像被同一把刻刀雕出来的。
"
沈总,林小姐的视频剪辑完成了。
"
通讯器里传来王海的声音,夹杂着设备重启的蜂鸣。
沈星河这才现自己的手指早被栏杆硌得白,他甩了甩麻的手腕,摸出手机时屏幕亮得刺眼——林夏来的预览视频里,三维建模的海底遗迹正随着海浪光影起伏,配文是《千年之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
。
"
他只回了一个字,拇指在送键上顿了顿,又补了句:"
同步给《萌芽》的韩寒,让他加头条弹窗。
"
上辈子他做跨境电商时学过流量密码,知道年轻人的共鸣比社论更有穿透力。
果然,凌晨两点十七分,手机开始震动,第一条评论是"
这波纹好像我家传的青铜爵"
,第二条是"
坐标我,我捐钱打保护桩"
,第三条直接a了国家文物局官微。
沈星河把手机贴在耳边,听着此起彼伏的提示音,突然笑出声。
王海从操作舱探出头,安全帽还挂着水珠:"
您这笑比台风还吓人。
"
他指了指窗外——东方的海平面已经泛起鱼肚白,浪头却比昨夜更凶,"
不过真管用吗?"
"
管用。
"
沈星河把手机揣进内袋,那里还装着何振梁今早来的消息:"
包机已备,九点钟飞日内瓦。
"
老外交官的字一向刚劲,此刻在屏幕上却多了个感叹号,"
你给的底图,够菲律宾代表团喝一壶了。
"
日内瓦时间上午十点,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现场。
何振梁推了推金丝眼镜,投影仪的光打在他微颤的睫毛上。
当海底遗迹的三维影像铺满整个墙面时,菲律宾代表的咖啡杯"
当啷"
掉在地毯上。
"
贵国声称对这片海域拥有主权。
"
何振梁的声音像敲在青铜编钟上,"
但为何从未提及,这里沉睡着距今三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建筑群?"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鸦雀无声的会场,"
更奇怪的是,贵国提供的海底坐标数据,为何恰好避开了这些遗迹?"
同一时间,马尼拉某酒店会议室。
卡洛斯·罗德里格斯的手在遥控器上抖了三次,才按下播放键。
录音里传来菲律宾总统的声音:"
把矿脉坐标往东北移两海里,就说声呐故障。
"
他摘下眼镜,指腹用力蹭过红的眼角:"
我参与伪造数据三年,直到三天前收到中国少年来的声呐图。
"
镜头扫过他身后的白板,上面用红笔写着"
历史不会忘记"
,"
我不是叛徒,我只是不想在博物馆的耻辱墙上留名。
"
三亚军港的海风卷着咸腥味灌进直升机舱门。
沈星河系好安全带时,看见舷窗外站着位肩扛两杠三星的少将,帽檐压得低,却挡不住眼里的光——那是上辈子他在南海阅兵式上见过的,属于守护国土的人的光。
"
沈先生的潜航器,我们测试过。
"
少将的手重重拍在他肩上,"
能在十二级风浪里拍清珊瑚纹路。
"
直升机螺旋桨开始转动,他的声音被风声扯碎,"
三小时后,会有艘渔船去打渔。
"
沈星河望着军港逐渐缩小成蓝布上的纽扣,摸出手机打开定位——"
蛟龙号"
此刻正在北纬11°′,王海的消息跳出来:"
石柱刻痕放大2oo倍,像甲骨文?"
他几乎是扑到舷窗上。
视频里,王海的手指点着屏幕,指甲盖因为长期泡在海水里泛着青白:"
您看这个海字,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人字抱舟!
"
另一个技术员挤过来,安全帽蹭到镜头:"
还有这个,像不像祖?
祭祀用的神主牌!
"
"
传给文物局。
"
沈星河的声音比直升机引擎还响,"
让他们立刻申请南海沉没文明世界文化遗产。
"
他望着脚下翻涌的蓝海,突然想起上辈子在博物馆看到的航海图——那些用墨线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