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声后,屏幕上就出现了书的信息,他再对照信息在登记表上打勾。有本旧书的条形码模糊不清,扫码器扫了三次都没成功,他没着急,而是翻到版权页,找到ISBN号,手动输进扫码器。李老师在旁边看着,忍不住称赞:“你真有耐心,比有些大人还细心。”
培训结束时,李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小小图书管理员”证书,证书上还印着他们整理图书时的照片。毛豆拿到证书时,特意把爸爸做的书签夹在里面,小声说:“等回去给爸爸看,他肯定会高兴的。”丫丫则把证书和《鸟类图鉴》放在一起,还在证书上贴了个小贴纸,上面画着一只斑鸠站在书脊上。
下午,晓雨带着孩子们去了省图书馆的“故事剧场”。剧场里已经坐了不少小朋友,舞台上挂着“山里的小书屋”的横幅,旁边还摆着用绘本搭成的背景板。负责剧场的张老师看到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欢迎小作者们!今天要请你们给大家讲一讲山里的故事,好不好?”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毛豆先举起手:“我想讲我爸爸做木头玩具的故事。”他走上舞台时,手里还拿着木头小火车,站在麦克风前,紧张得声音有些发颤,但一讲到爸爸做玩具时的场景,眼神就变得坚定:“我爸爸每天在城里锯木头,手上磨出了好多茧子,可他还是会用边角料给我做小火车、弹弓。他说,等我们的书卖到城里,他就能在书店看到我的故事,说不定还能早点回家。”
台下的小朋友们听得入神,有个穿粉色裙子的小女孩还举起手:“那你爸爸现在回家了吗?我爸爸出差时,我也会想他。”毛豆摇摇头,却笑着说:“还没有,但我现在会写故事了,等我把去北京、来省图书馆的故事都写下来,爸爸肯定会回来的。”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张老师走过去,轻轻摸了摸他的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你的故事让大家都很感动。”
接着丫丫走上舞台,抱着斑鸠玩偶和《鸟类图鉴》,小声讲起守护鸟巢的故事:“我在后山发现了一个斑鸠巢,斑鸠妈妈生了两个蛋,我每天都会去看它们,还会给它们放野栗子。有天早上,我看到小斑鸠孵出来了,它们小小的,身上有好多绒毛,就像我的玩偶一样。”她边说边翻开《鸟类图鉴》,指着小斑鸠的插图:“你们看,小斑鸠就是这样的,现在它们已经会飞了,每次我去后山,它们都会围着我转圈。”
台下的小朋友们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着小斑鸠的样子,有个小男孩还举手问:“我能去你家的后山看斑鸠吗?我从来没见过真正的鸟巢。”丫丫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向日葵开花了,你们来‘友谊花田’玩,我带你们去看斑鸠巢,还可以给你们摘野栗子。”
最后,戴眼镜的男生走上舞台,手里拿着《小王子》和自己的笔记本。他先念了一段书中关于“友谊”的段落,再翻开笔记本,指着自己画的“友谊花田”插图:“我们山里有个‘友谊花田’,种满了向日葵,城里的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种花,我们还一起写书。林溪老师说,友谊就像向日葵,只要用心浇灌,就会一直开花。”他话音刚落,台下就有小朋友举起手:“我也想和你们做朋友,我可以给你们寄绘本吗?”男生赶紧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书屋有个‘故事墙’,收到的绘本都会贴在墙上,让大家一起看。”
故事分享结束后,张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故事小达人”徽章,还把他们讲的故事录成了音频,说要放在省图书馆的广播里,让更多人听到山里的故事。毛豆把徽章别在新衣服上,摸了又摸:“这是我得到的第二个徽章,第一个是在北京颁奖时得的。”丫丫则把徽章别在玩偶的衣服上,笑着说:“我的斑鸠玩偶也成‘小达人’啦。”
傍晚时分,孩子们要离开省图书馆了。晓雨送他们到门口时,给每个孩子递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省图书馆小朋友写的回信和绘本。“这些信里,有小朋友给你们的故事建议,还有他们画的‘友谊花田’,”晓雨笑着说,“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写信,把山里的故事和城里的故事连起来。”
坐上去山里的大巴车时,夕阳正挂在天边,把云朵染成了金黄色。孩子们趴在车窗边,看着省图书馆的身影越来越小,手里却紧紧攥着今天的收获——毛豆的证书和木头书签,丫丫的《鸟类图鉴》和斑鸠玩偶,戴眼镜男生的笔记本和布局图。
“你们说,我们什么时候还能来省图书馆呀?”丫丫突然问。毛豆想了想,指着窗外的夕阳:“等向日葵开花了,我们肯定还能来。到时候我要带爸爸做的太阳能板模型,给晓雨姐姐看。”戴眼镜的男生则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画了个小小的省图书馆:“我把这里画下来,想它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等我们书屋整理好布局,就请晓雨姐姐来我们山里做客。”
大巴车驶进山区时,月亮已经升了起来。孩子们渐渐困了,丫丫抱着斑鸠玩偶靠在椅背上,手里还攥着那本《鸟类图鉴》;毛豆把证书放在腿上,头靠在窗户上,嘴角还带着笑;戴眼镜的男生则把笔记本抱在怀里,慢慢闭上了眼睛。只有车窗外的星星,像省图书馆书架上的书一样,一闪一闪的,守护着孩子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