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掌家婢 > 第210章 开张(二)

第210章 开张(二)(1 / 2)

角落里的董裕安脸色却难看得很。

楼里的绣娘大换血,他半分插手的余地都没有;

昨日新品发布会又办得风风光光,徐青玉在尺素楼恩威并施,声望日隆。

最让他心头发毛的是,至今想不明白那幅画是怎么被偷梁换柱的——

难道徐青玉早就察觉了他的动作?

可若真是如此,为何迟迟不动手?

他望着那抹纤弱的身影,双手暗暗攥紧,掌心竟沁出层冷汗。

周贤催着徐青玉去揭旁边托盘上的红布,她假意推让三回,才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一把掀开——

红布下是满满一大盒铜钱与碎银。

一堆堆码得像是一座山。

“你来发吧,正该让大伙儿认认你这个掌事。”周贤在旁笑道。

众人排起长队,两个账房一个数银,一个登记,徐青玉在旁监看,三人配合得滴水不漏。

轮到刘绣娘时,她接过铜钱的瞬间,悄悄反手握了握徐青玉的手,声音压得极低:“多谢徐掌事。”

趁着账房核数的空当,刘绣娘又低声问:“明儿从庄子上调来的三个绣娘就到了,您要亲自过目吗?”

徐青玉笑着摇头:“针线活我是外行,绣娘的事归你管,自然听你的。”

她忽然想起一事,“对了,还有两三日,最佳先生的投票就要结束了。你这些天先搁下别的活,赶制一面锦旗。”

刘绣娘愣了愣,没听过这物件。

徐青玉用手比划着:“约莫这么长的条形布,上面绣几个字——‘青州城第一届最佳风度教书先生’,名字的位置先空着,等结果出来再补上。”

刘绣娘点头应下,又问:“要不要用金线绣得大些?让人远远地也能瞧见。还有需不需要添些花纹?”

“不用,素布绣字就好。”徐青玉道。

刘绣娘应了声“是”,捏着钱袋退了下去。

这打榜结果,徐青玉心中早有谱,却没料到第二日天刚亮,晨曦还裹着薄雾时,肥羊·羊肉串·张真源的身影就出现在尺素楼。

这两日,他总是第一个到,进门必先瞅一眼木板上的票数。

此刻通州城还浸在朦胧的晨雾里,张真源一脚踏进门槛,看来经过一夜思想挣扎后彻底醒悟,眼睛里再没半点挣扎,劈头就问:“多少银子能让我舅舅稳坐第一?”

徐青玉敛了敛笑意,拱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张公子,咱们里面谈。”

————————————————————————————

五日后,青州城第一届“最佳教授先生”的名号尘埃落定,最终花落青山书院的张教习。

一大早,徐青玉便带着腰鼓队,手持一面崭新的锦旗,与周贤一同前往青山书院颁奖。

此时张教习正在授课,前院突然传来的热闹声响让学生们纷纷探头张望,只见尺素楼那位年轻的女掌事与掌柜正朝这边走来,手中还捧着一卷红绸。

昨日打榜活动一结束,张教习拔得头筹的消息便传遍了青州城的各大书院。

周贤展开锦旗,红色绸布上绣着十几个滚金大字:“桃李满天下,恭贺张亭山荣获青州城第一届最佳风度教书先生荣誉”。

张教习嘴上说着“不贪慕这些虚名”,脸上却难掩笑意,满面红光地接过锦旗。

徐青玉笑着说道:“这次多亏了张教习和青山书院及城内其他书院的帮助,我们才为贫困学子筹得部分善款。”

她又向青山书院的学生们拱手道:“‘春苗计划’的钱款会全部用于帮助贫寒学子,还请各位先生和公子帮忙宣传,只要有需要帮助的学子到尺素楼来,我们义不容辞。”

一番寒暄后,徐青玉和周贤不想打扰书院秩序,与张教习相视一笑便淡然离开。

两人乘马车前往沈记布庄——

今日是沈记布庄开业的日子,作为尺素楼的当家人,他们必须出席。

车上,徐青玉问周贤:“东家,今日买布的钱都准备好了吗?”周贤拍了拍腰间鼓鼓的钱袋:“准备好了。咱们把沈记布庄的新布都买一遍,回去慢慢研究。”

到了沈记布庄门口,看着那气派的三层小楼,徐青玉不禁感慨:“沈家当真是财大气粗。”

周贤笑道:“那是自然,他们在青州多年,早年还是公主殿下的红人,除了绸缎生意还有其他产业,在青州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富户。”

徐青玉知道沈家情况特殊,族人行事低调,只知沈家老大沈维桢有先天心疾,身体不好,却不知道他其他的兄弟姐妹。

“沈公子身子不好,便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帮忙吗?”

周贤压低声音补充:“他家还有个弟弟,脑子不太好,状若痴儿。连吃饭喝水都需要人服侍。”

周贤也是感慨,“可惜…等沈维桢死了以后……沈家偌大的家业怕是要便宜族人。”

徐青玉心中微动。

两人下了马车直奔样品区,趁着人多鬼鬼祟祟把每种布料都摸了个遍。

徐青玉对布料一知半解,周贤

最新小说: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绝对权力 从宠物店开始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箱子里的战锤40K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