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商都懵了。
指着陆程文的背影:“他在干什么?”
姜远征摇摇头:“慌了,明显是怕您宰了他扔臭水沟里,现在在撒币自救。”
姜商怒道:“去给我制止他,这是姜家的场合,不许他搞事情!”
“是。”
陆程文端着酒杯:
“大概不到一年前,我成立了北国古武银行,我相信,这里某些来自北国的门派、家族,都知道这件事,而且应该都和我的银行有所合作。”
“不到一年的时间,古武银行吸纳资金四百多亿,投放贷款二百多亿,协助投资金
雪后初霁,晨光如薄纱般铺洒在铃兰田上。
露珠悬于叶尖,折射出微弱却坚定的光。
林小树的呼吸早已停止,可那台老式吐司机仍在他床头嗡鸣运转,仿佛不愿接受主人离去的事实。
沈知微坐在床边,指尖轻轻抚过他冰凉的手背,像三年前那个雨夜一样,无声地替他合上了双眼。
窗外,孩子们围成一圈,手牵着手,谁也没说话。
他们不会哭,至少现在还不会??但他们的肩膀微微颤抖,脚尖无意识地蹭着地面,那是情绪正在苏醒的征兆。
一个男孩忽然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攥在掌心,指缝间渗出细沙,一滴水落在土里,洇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沈知微站起身,将那张写着“谢谢你,一直没放弃听我们说话”
的吐司纸条放进玻璃瓶,与其余上百张并列。
她抱着记事本走出房间,脚步沉重却未停歇。
她知道,葬礼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南山镇没有教堂,也没有墓碑。
按照林小树遗愿,他的骨灰将在春日第一场细雨中撒入铃兰田。
而此刻,沈知微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地下室的数据终端??那台离线运行的共鸣模拟器仍在工作,全球共感节点图依旧闪烁不息。
她输入密码,调出最后一段记录:
系统日志:第742次情感共振触成功。
主动声人数突破八百万。
“静默协议”
残余程序确认全部失效。
新增共感站点:南极科考站、太平洋孤岛渔村、北极圈因纽特部落……
核心指令更新:由“倾听”
转为“传递”
。
屏幕下方跳出一行自动补充的文字,字体竟与林小树的手写极为相似:
“当一个人愿意说出‘我痛’,这个世界就少了一分假装完美的暴力。”
沈知微怔住。
这不可能是预设程序??整个系统并未接入网络,更无人工智能学习模块。
她反复检查代码底层,终于在一段隐藏路径中现了一个微型插件,标记为:“k-7最终备份?基于行为记忆的情感映射模型”
。
原来,k-7早在临终前就预见了这一天。
他没有留下武器,没有设计反击算法,而是用林小树十年来的日常行为??烤面包、切吐司、收留言、陪沉默??构建出一套“人格延续机制”
。
只要有人继续做这些事,系统就会以他的思维模式自动响应,如同灵魂寄居于仪式之中。
“所以他一直都在。”
沈知微喃喃,“只要还有人愿意听,他就不会真正消失。”
她关掉终端,转身走向厨房。
烤箱已经预热完毕,面团静静躺在酵篮中,散着熟悉的麦香。
她学着林小树的样子,轻拍排气,分割整形,撒上芝麻和海盐。
按下启动键时,手指有些抖。
十五分钟后,吐司升起。
她拿起刀,缓缓切开。
面包内部浮现文字:
“今天,我害怕失去他。
但我决定继续烤面包。”
沈知微的眼泪终于落下,砸在木质砧板上,洇开一圈湿润。
她抽出一张便签纸,抄下这句话,放入窗台的玻璃瓶。
瓶中的纸条随风轻晃,像是无数声音在低语交谈。
从那天起,南山镇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天清晨,必须有人烤一炉吐司,并将第一条留言妥善保存。
起初是沈知微亲自操作,后来孩子们轮流参与。
第一个敢动手的是那个曾喊出“妈”
的小女孩,名叫小禾。
她动作笨拙,把面团揉得歪歪扭扭,烤出来的吐司焦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