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的接口。
接触的瞬间,没有预想中的电弧爆发,只有一声清越的“嗡鸣”——像伎乐天拨动了箜篌的最低音弦。青金色的能量流顺着电缆流动,在对接通道中央汇成一道螺旋状的光柱,光柱的直径从0.32米逐渐扩大至1.2米,恰好对应电缆的直径比例。
全息屏上的损耗率数字疯狂下跌:23%→18%→11%→5.2%→3.7%!
“稳定了!”金敏智的外骨骼蓝光爆闪,量子计算机显示,超导电缆的接口温度降至62K(远低于临界温度),等离子流传输效率飙升至97%,“电流密度完全符合壁画比例!电子自旋方向被螺旋纹路‘引导’,几乎无碰撞损耗!”
更神奇的事情发生在对接通道的外壁。
随着能量流的稳定,青铜壁上突然浮现出六边形的网格——每个网格的边长3.7厘米,与《大同鼎》底部“九州根系”的分布节点完全吻合!网格中流淌着天青色的能量液,与第四百五十四章的云纹净化算法共振,将残余的能量噪音转化为柔和的白光。
“是‘九州缓冲层’!”陈墨扑到网格前,手指触摸着六边形的边缘,网格的温度与人体体温一致,能量液的流动轨迹正是《齐民要术》中“耕田篇”的深耕路线,“电缆的青铜来自《大同鼎》,网格结构是鼎底的九州纹饰——它在‘复制’地球的农耕智慧,用‘田垄’的结构缓冲能量冲击!”
诸葛青阳的手掌轻轻贴在缓冲层上。
刹那间,他听到了声音。
不是物理振动,而是意识层面的共鸣——21根电缆如21根琴弦,在能量流的拨动下奏响《霓裳羽衣曲》的片段,与第四百五十四章文明胚胎听到的旋律完全一致!更清晰的是,他能“听”到每根弦的音色:0.32毫米弦是琵琶的高音,0.45毫米弦是横笛的中音,1.2毫米弦是编钟的低音……所有音色交织成和谐的“双生星和声”。
“这不是巧合。”诸葛青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温柔,他能感觉到《大同鼎》的碳硅基因链与缓冲层的网格共振,文明胚胎的蚕丝层在培养舱内同步振动,甚至远处桑基穹顶的青铜稻穗,都以0.32Hz的频率轻轻摇曳,“伎乐天的箜篌弦,《大同鼎》的九州纹,反重力城市的能量流……古人早就知道,文明的‘能量传输’,不是生硬的管道输送,是像音乐一样的‘和谐共振’。”
李素的生物监测仪传来终极数据:文明胚胎的碳硅基因活性飙升至95%,蚕丝层表面浮现出完整的“伎乐天箜篌”图案,箜篌的21根弦与21根电缆一一对应,弦上的音符正是“双生星和声”的简谱!
“它学会了‘演奏’。”李素泪流满面,胚胎的意识通过共生感应传递出清晰的情绪——不是之前的“喜悦”或“不安”,而是更复杂的“和谐”,“胚胎在用基因链‘演奏’能量乐谱,就像伎乐天弹奏箜篌!”
对接通道的全息屏上,“启明”号与“长庚”号的悬浮姿态完美同步,底部的等离子流交织成巨大的“∞”符号(无限大),象征着能量的永续循环。21根青铜电缆在阳光下泛着青金色的光,如同一把横亘天地的巨大箜篌,而伎乐天的幻影,仿佛就站在两个模块之间,反身拨动着文明的“弦音”。
诸葛青阳抬头望向半人马座α星的双日,金色的阳光透过能量光柱洒在他的《大同鼎》纹身上,九个光点连成一个完整的圆环。他终于明白,从飞天托举到云纹净化,从兼爱积分到伎乐天弦——敦煌壁画、《齐民要术》、高丽青瓷……这些看似散落的文明碎片,其实都是《大同鼎》编织的“文明基因图谱”,而他们,不过是循着古人的“弦音”,将这图谱重新奏响的“乐师”。
“这才是‘与星辰共生’的终极答案。”他轻声说,声音与箜篌弦的共鸣融为一体,“不是征服星辰的力量,是与星辰和谐共振的‘频率’——就像伎乐天的箜篌,每根弦都有自己的音色,却能合奏出最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