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东京夜市(3 / 5)

 何双双立刻应和:“好啊!我许久没逛过夜市了。”

    孙福初来乍到,不清楚吴记的规矩,迟疑道:“我也去么?”

    他入行多年,从未听说哪个掌柜外出游玩会把跑堂伙计带上,可听吴掌柜的意思,分明要带上他……

    “自然同去!”

    谢清欢忙问:“那我哩?”

    总不能又把我一人扔家里吧?我会生气的!

    吴铭确实想把她扔家里,但看她眼巴巴、可怜兮兮的模样,又于心不忍,改口道:“你把帷帽戴上。”

    只她一个人戴帷帽有点此地无银的感觉,又嘱咐何双双师徒:“你俩也把帷帽带上。”

    “好!”

    三个厨娘齐声应好,谢清欢和锦儿尤其兴奋,十五六岁正是爱玩的年纪,此事不分男女。

    “行了,该干活了!”

    吴铭轻轻拍手,招呼众人备菜备料。

    话分两头。

    却说李二郎拎着食盒来到乔家,新房内外俱已结彩,门口张贴着一幅红艳艳的“囍”字,处处透着喜庆。

    乔大宝已带着花轿和迎亲的队伍上秦家迎亲去了,家中唯余乔父乔母和几个年长的亲朋。

    宋代的花轿是“真”花轿,须得用鲜花插满轿子,而非后世以绣花装饰。

    现代人视玫瑰为爱情的象征,宋人不讲究这个,往往从应季的花中挑选好看的。

    如今正是菊花盛放的时节,李二郎尚未进屋,便隐隐嗅见菊花的芬芳。

    “二郎——”

    乔父乔母热情地迎李二郎进屋。

    乔家只是小门小户,自不能像高门大院那般大操大办,家中只置三桌宴席,客人以男方的亲朋为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仪式一样也不会少。

    李二郎随乔母进厨房,将食盒里的菜依次取出。

    一共三道菜,第一道是乔大宝和素素的“定情菜”:卤味拼盘;第二道是用应季食材做的“高档菜”:捞汁海鲜。

    “这……”

    乔母看着满满一盆虾蟹,瞠目结舌:“这未免太过贵重!”

    李二郎按吴掌柜的嘱咐说道:“大宝娶亲,合该上几道压席的大菜,不能教旁人小瞧了咱家。”

    接着取出最后一道羹汤:桂花百合莲子羹。

    “祝令郎和令媳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吴掌柜真是有心了……”

    乔母感动不已,道谢不止,取出碗盘分装菜肴,挽留道:“你吃过喜酒再走罢。”

    “不了,店里还要做生意,待大宝迎亲归来,我便回去。”

    李二郎话音刚落,忽然听见吹吹打打的喜庆之声。

    “大宝回来了!”乔母满面喜色,“二郎,你也拦门去罢!”

    所谓拦门,是宋代民间婚嫁的习俗之一,迎亲的队伍回到男家门前,这时候随行的人及男方的亲朋会纷纷哄闹着索要喜钱或者礼物花红等。只有分了喜,新娘才能进门。

    李二郎本欲推辞,不等开口,乔父乔母已将他半推半搡地架出了门外。

最新小说: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从宠物店开始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绝对权力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