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160 银耳莲子羹

160 银耳莲子羹(1 / 3)

    众主宾围聚一处,全身心沉溺于松鼠鳜鱼奇特的形貌和奇妙的滋味中,对藏在廊柱后的两道交织着怨念和垂涎的灼灼目光浑然不觉。

    老大和老四扒着廊柱探头窥视,目光死死锁住桌上那条本该属于自己的鱼!

    欧阳发咬着后槽牙,恨恨道:“瞧瞧!堂堂士大夫、国之栋梁,竟作市井小民争食状,成何体统!”

    “就是就是!太不像话!”

    欧阳辩小脑袋点得如捣蒜舂米,目光却胶着在父亲与诸位叔伯大快朵颐的筷箸上,喉头连连滚动,舌尖津唾泉涌,心中呐喊:给我留一点罢!便只一条尾巴尖也好!

    这念头方起,猛见王叔叔毫不顾形象地夹起被浓酱包裹的金黄鱼尾,一口咬下!

    “咔嚓!”

    隔着十余丈距离,那脆生生的咀嚼声却仿若惊雷般生生劈入耳鼓!

    “啊!!”

    欧阳辩心头最后一丝期望瞬间碎成齑粉,悲愤之念直冲头顶。

    连条鱼尾都不给我!!

    王安石蘸着酸甜酱汁,三两口便将鱼尾吞咽下肚,虽不及鱼肉鲜美,却酥脆爽口,令人唇齿一新!

    嗟乎!席间箸影竞逐鱼肉,及至肉尽盘空,这鱼尾仍孤悬盘角,无人问津。盘肴际遇之殊异、舌齿冷暖之悬殊,怎能不教人心生感慨!

    又想起自己胸怀变革之志,却无人可与论说,亦不得今上赏识,与这鱼尾何其相似!

    若非适才做了两首小诗吟咏车螯,已借螯肉鲜美和螯壳被弃的差异,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功用价值的思考,他真想再以此为题赋诗一首。

    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化作一句喟叹:“快哉快哉!”

    ……

    “松鼠鳜鱼被老爷拿去吃了,烦请吴掌柜将第九盏下酒匀一道菜给夫人。”

    秋月将欧阳修的话如实转达,吴铭不禁哑然失笑。

    松鼠鳜鱼的确是正儿八经的宴席菜,考虑到不适合分餐,因此没有给醉翁上这道菜,岂料这个老馋鬼,竟连小孩子的菜都抢!

    鳜鱼他只备了一条,想另做一份已不可能,便依欧阳修所言,将第九盏下酒匀一道菜给家宴。

    ……

    “第十一盏:蒜烧肚条、茼蒿豆腐羹——”

    报菜声伴着咚咚鼓声传来,转眼已至戌时,寿宴也已临近尾声。

    最后两盏下酒,吴铭准备的是相对清淡的菜肴和解腻的羹汤,茼蒿豆腐羹是现做的,而第十二盏的银耳莲子羹则已提前熬好晾凉。

    银耳莲子羹正是那日列菜单时最终定下的第二十四道菜,亦是本场宴席档次最高的一道菜,当然,档次高低是按宋人的标准而定。

    木耳早在秦汉时期便有入菜的记载,至隋唐时,因唐中宗李显喜食黑木耳,自上而下引发风潮,民间大量伐木种植,曾一度出现“百姓皆种耳,官商皆收耳”的繁荣景象。

    至宋时,黑木耳的价格已经被杀下来许多,但银耳尤其是品相上佳的银耳仍是千金难求的珍贵食材,到了清代,还被列为“草八珍”之一,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道敬献便是雷打不动的一碗银耳羹。

    当吴铭揭开锅盖,灶房里的众人立刻翘首探看,见锅中奇物熬煮得晶莹剔透,无不疑惑——似银耳这等稀罕物,寻常百姓别说吃了,连见都没见过。

    唯独孙兴眼睛瞪得浑圆,

最新小说: 官场之临海凭风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朱颜执鼎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缠娇鸾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