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是什么大人物,有见过挂着天字号牌子的车来接送。
不过二子这帮丫头小子倒没觉得,付太奶经常叫胡同里的孩子去那个大院子里玩儿,瓜果梨桃小零食儿的摆一桌子随便吃,就喜欢看孩子们闹腾。
还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曾奶奶,画画儿的,人也好,经常左邻右舍的串门儿,送孩子们送些国外的糖果巧克力,还有些见不到的小玩意儿。
这个乐叔,燕大的博士,学习好就算了,可连花鸟鱼虫的这些玩意儿,就没有不会玩儿的,胡同里谁家的养的鸽子有病,鸟儿不吃食,金鱼要嗝儿屁,花草葫芦什么的长势不行,都好找他给看,还会扎风筝,编蝈蝈笼,胡同里的小孩儿,都得过他的好,
可也经常被各自爹妈收拾的时候,拿这个乐叔来举例说明。
但最让胡同里这帮小子羡慕的是老李家的那位爷,一身警服,出门带风。不过这两年,也就逢年过节的能见到。
乐叔前两年还娶了个外国媳妇儿,可瞧不出来哪像外国的,没曾奶奶漂亮,一出门儿那个劲儿劲儿的样子,还有穿衣打扮,倒是让胡同里的姑娘们跟着学了不少。
最近又添了一对儿双双,不太见出来。
“诶,二子,商量个事儿。”
“叔,您说。”
“那什么,你这冰车,借我玩儿会儿?”
“啊?你玩儿?”二子一愣,瞅瞅脚边的冰车,“你这块儿,禁不动你。”
“啥啊,不是我,我给我家小子和丫头玩儿。”
二子顺着李乐手指的方向,瞧见边上,穿着一红一蓝羽绒服,裹着围巾,戴着线帽,眼巴巴盯着自己冰车的两个小不点儿。
再边上,就是那个穿的像个毛毛虫一样白色羽绒服的外国媳妇儿,笑盈盈的冲自己挥挥手。
想了想,二子点点头,把手里的绳子一递,又把两根推冰车的木杆儿送过去,“给,不过,乐叔,您悠着点儿,这杆儿可是我爸给削的,尖头带钉,别戳着。”
李乐接过来一瞧,点点头,“得,谢谢啊,这么滴,给!”
说着,从兜里摸出一张五十的,塞二子手里。
“嗨,乐叔,你这干嘛,不成不成,就一玩意儿,不要钱。”
“行,够局气,不过,这钱不是给你的,你们不一群呢么?去,那边儿有卖糖葫芦烤地瓜烤串儿的,你招呼他们,吃去。”
“那.....”二子望向不远处,摸爬滚打在一起的几个伙伴,又看向围栏边上那几个卖吃食的摊子,抿了抿嘴,点点头,“成,谢谢叔!”
“谢个屁,一会儿还你,喊他们吃去吧。”
“诶。”
李乐从二子手里接过那架略显陈旧却擦得锃亮的冰车,掂了掂,老榆木底儿,底座厚实,上面都磨出了包浆,估计有些年头。底下两根铁钎磨得光滑,确实是个好玩意儿。
瞧见李乐拉着冰车过来,李笙和李椽立刻围了上来,两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由几块木板和两根铁钎子组成的“新奇玩具”。
“来,笙儿,椽儿,坐上去试试。”李乐把冰车放在平整的冰面上,拍了拍那块磨得有些光滑的木板。
李笙胆子大,跃跃欲试,小短腿一抬就要往上爬。
“慢点儿,”大小姐忙伸手一拽李笙的脖领子。
李椽则多少显得有些犹豫,小手拽着大小姐的羽绒服,探头探脑地观察这个木板板。
李乐瞧着好笑,一伸手,先把李笙抱起来,稳稳放在冰车前端,“笙儿,你坐前面,给你个先锋官当当,坐稳喽!”
接着又又半抱半哄地把李椽,放在李笙身后,“儿子,怕啥,坐稳喽,抓着你姐。我在你后面呢。”
两个小家伙一前一后坐好,冰车微微下沉。
看着这简陋的冰车和上面一个兴奋一个犹豫的娃,大小姐还是忍不住担心,扯了扯李乐说道,“这,,,,,行吗?会不会翻?冰上这么滑,摔着了可怎么办?”
她脑海里浮现的是国外滑雪场里那些带着安全绑带和防护栏的儿童雪橇。
“放心吧媳妇儿,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稳当着呢,你瞅这边儿的孩子,不都这么玩儿的,有我呢,先推两圈慢的,让他们适应适应。”
说着,李乐走到冰车后,双手扶住车尾,缓缓用力,“走起咯!”
冰车下的铁条与冰面摩擦,发出“滋溜”一声轻响,平稳地滑了出去。
车子一动,李笙立马兴奋地“哇哇”大叫,李椽则小声“呀”了一下,下意识地往后靠进李乐怀里,但很快,感受到冰车平稳滑行的新奇感后,也渐渐放松下来。
李乐推着冰车,在冰场围栏边上绕着小圈。
速度不快,但足以让两个第一次体验冰车的孩子让两个孩子体验风掠过耳边的快乐,清脆的笑声洒了一路。
李笙挥舞着小胳膊,像是要自己飞起来,嘴里喊着“快!爸爸!飞飞哦~~~”
李椽则比较安静,睁大了眼睛四处看,冰场上来往穿梭的人影、阳光下亮晶晶的冰屑,都让他看得入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