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食盒里的点心,根本没动——她可不敢吃赵姨娘送的东西。她让翠儿把点心收起来,然后继续核对账册。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难,她必须更加小心。
第二天一早,沈月娥就带着管事和护卫出发去东庄了。东庄在城外三十里的地方,是林府最大的田庄,种着水稻、小麦和棉花,每年的收成占府里田庄总收入的三成。
一路上还算顺利,中午的时候就到了东庄。庄头叫王二,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皮肤黝黑,手上布满了老茧,看起来很老实。他见沈月娥来了,连忙热情地迎接,把她请进庄头的院子里。
“王庄头,我这次来,是想核对一下今年的水稻产量。”沈月娥坐下后,直接开门见山。
王二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回姨娘,今年的产量确实比去年少了些,都是因为夏天涝了,很多水稻都淹了。”
“哦?是吗?”沈月娥拿出天气记录,“我查了去年的天气记录,东庄那片夏天只下了几场小雨,根本不可能涝。王庄头,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看被淹的田地?”
王二的额头渗出了细汗,支支吾吾地说:“姨娘,那片田地已经种上小麦了,看不到被淹的痕迹了。”
沈月娥看着他,语气变得严厉起来:“王庄头,我知道你在账目上动手脚了。你老实说,今年的实际产量是多少?那些少了的粮食去哪里了?”
王二见沈月娥已经知道了真相,再也瞒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姨娘饶命!我不是故意要骗您的,是有人逼我的!”
“谁逼你的?”沈月娥追问。
“是……是邢夫人身边的张妈妈。”王二哭着说,“张妈妈说,让我把今年的产量报少些,多出来的粮食运到邢夫人的娘家去,还说要是我不照做,就把我赶出府去。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养,实在没办法,才答应了。”
邢夫人?沈月娥愣住了。邢夫人是林老爷的正室夫人,平时不管府里的事务,怎么会插手田庄的账目?
“你说的是真的?”沈月娥问。
“是真的!我要是有半句假话,天打五雷轰!”王二发誓道。
沈月娥让王二起来,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邢夫人竟然在暗中转移府里的财产,这可不是小事。她必须尽快把这事告诉王熙凤,让王熙凤来处理。
可她也知道,邢夫人是正室夫人,王熙凤虽然是当家奶奶,却也不敢轻易得罪她。这事处理不好,不仅会惹祸上身,还可能引发府里更大的矛盾。
沈月娥在东庄待了一天,收集了王二的证词和一些证据,然后就带着人回府了。她没有直接去王熙凤的抱厦,而是先回了揽月轩——她需要整理一下思绪,想想要怎么跟王熙凤汇报。
回到揽月轩时,天已经黑了。翠儿见她回来了,连忙迎上来:“姨娘,您可回来了!您走的这两天,府里出了些事。”
“什么事?”沈月娥问。
“赵姨娘去抱厦找二奶奶,想让二奶奶给她儿子请个更好的先生,结果被二奶奶敲打了一顿。”翠儿说,“二奶奶说赵姨娘太张扬,让她多管教孩子,少在府里闲逛。赵姨娘气得不行,回来后就把屋里的东西摔了一地。”
沈月娥笑了笑,赵姨娘这是自找的。王熙凤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张扬跋扈、不务正业的人,赵姨娘去找她,无异于自讨没趣。
“对了,姨娘,您去东庄查到什么了吗?”翠儿问。
沈月娥点了点头,把查到的情况告诉了翠儿。翠儿听后,吓得脸色发白:“邢夫人怎么会做这种事?这要是被老爷知道了,可就糟了!”
“这事不能声张,必须先告诉二奶奶,让二奶奶来处理。”沈月娥说,“我明天一早就去抱厦找二奶奶。”
翠儿点了点头:“姨娘,您累了一天了,快歇歇吧,我去给您准备晚饭。”
沈月娥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