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要在账目上找到突破口,还要想办法巩固自己的地位。
从荣安堂回来后,沈月娥直接去了王熙凤的抱厦。王熙凤正在处理府里的事务,桌上堆着厚厚的账册,平儿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算盘,正在核对数字。
“二奶奶。”沈月娥躬身行礼。
王熙凤抬起头,见是沈月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月妹妹来了,快坐。平儿,给月妹妹倒杯茶。”
平儿应了声“是”,给沈月娥倒了一杯热茶。
沈月娥坐下后,把带来的田庄账册放在桌上:“二奶奶,我昨天核对了东庄的账目,发现有些问题,想跟您汇报一下。”
王熙凤拿起账册,翻了几页:“哦?什么问题?”
“东庄去年的水稻产量是三百石,今年却只有二百四十石,庄头说是因为夏天涝了,可我查了去年的天气记录,东庄那片夏天只下了几场小雨,根本不可能涝。”沈月娥指着账册上的数字,“我还查了庄头的报账单,发现他报的损耗比往年多了一倍,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王熙凤皱了皱眉,让平儿把去年的天气记录和东庄的报账单拿过来。她仔细核对了一番,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这个庄头,胆子倒是不小,竟敢在账目上动手脚!”
“二奶奶,我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沈月娥说,“东庄的庄头跟着府里做了十年了,一直都很老实,今年突然出了这种事,说不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王熙凤点了点头,认同沈月娥的看法:“你说得有道理。这府里的账目,牵扯的人太多,稍有不慎就会出乱子。月妹妹,这事就交给你去查,需要什么人手,直接跟平儿说。你办事,我放心。”
“是,多谢二奶奶信任。”沈月娥躬身道谢。
王熙凤看着沈月娥,语气缓和了许多:“月妹妹,你这几日受了不少委屈,却还能沉下心来做事,这份心性,确实难得。府里像你这样踏实能干的人不多了。”
沈月娥知道,王熙凤这是在肯定她的价值。她连忙说:“二奶奶过誉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能帮二奶奶分忧,是我的福气。”
从抱厦出来后,沈月娥心里松了口气。王熙凤的信任,是她目前最大的依靠。只要她能把东庄的账目查清楚,就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能让赵姨娘不敢再轻易挑衅。
回到揽月轩后,沈月娥立刻让翠儿去通知府里的管事,让他准备人手,跟着自己去东庄查访。翠儿有些担心:“姨娘,去东庄要走两天的路,路上不安全,要不要多带些人?”
“不用太多,带两个可靠的管事和四个护卫就够了。”沈月娥说,“人多了反而引人注目,容易打草惊蛇。”
翠儿点了点头:“是,我这就去安排。”
沈月娥坐在书案前,翻开东庄的账册,继续核对数字。她知道,这次去东庄,不仅要查清楚庄头的问题,还要留意有没有其他线索,比如账册背后的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在东庄的账目上动手脚。
可她心里也有些不安。那张警告纸条的事还没解决,现在又要去东庄,会不会遇到危险?写纸条的人会不会暗中动手脚?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了丫鬟的通报声:“姨娘,赵姨娘来了,说是给您送些点心。”
沈月娥皱了皱眉,赵姨娘这时候来做什么?她放下账册,说:“让她进来。”
赵姨娘提着一个食盒走进来,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月妹妹,我听说你要去东庄查账,特意给你做了些点心,路上好吃。你一个女人家出门在外,可要多注意安全。”
沈月娥看着她,心里冷笑——赵姨娘哪里是关心她,分明是想打听她去东庄的目的。她接过食盒,笑着说:“多谢赵姐姐关心,这点心我收下了。我还有事要忙,就不留姐姐了。”
赵姨娘见沈月娥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再多留,只能讪讪地走了。
沈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