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收拢军心(3 / 3)

p>

关于碑文,苏慕白没有假手他人。

他闭门数日,亲自执笔。他回忆着紫荆关的血战,回忆着顾廷烨描述的漠北扫荡和野狐岭突围的惨烈,回忆着所有他接触过的朔方军将士的面孔。

最终,一篇饱含深情、气势磅礴的碑文在他笔下流淌而出。

文中不仅详述了此次战役的惨烈与功勋,更追述了朔方军数十年来戍守北疆、浴血奋战的壮烈历史,将每一位为保卫幽州、保卫大乾而牺牲的无名士卒,都囊括其中,赋予了他们集体的不朽荣光。碑文的结尾,他饱蘸浓墨,写下八个大字:

“英魂永驻,浩气长存!”

另一边,苏烈和顾廷烨也强忍悲痛,全力配合。

苏烈坐镇中军,协调各营上报名册,并开始初步整理烈属名单。

顾廷烨则不顾伤势未愈,亲自带着亲兵,走访幽州城内外以及附近州县的烈属家庭。

一方面是核实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安抚慰问,同时将幽州府衙即将优先安排烈属进入织造坊做工的消息,带给那些生活困顿的家庭。

消息传开,在烈属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许多原本以泪洗面、对未来充满绝望的妇人,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织造坊的活计虽然辛苦,但薛家商号信誉卓著,工钱从不拖欠,待遇也好。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正经的、受人尊重的营生!

不用再为了一口吃的,去忍受旁人的白眼,甚至去做些不堪的事情。

一些年迈的父母,拉着顾廷烨的手,老泪纵横,不住地念叨:

“青天大老爷开恩了……我那苦命的儿啊,你在天有灵,可以安息了……你的婆娘娃娃,有活路了……”

薛宝钗在接到苏慕白的知会后,立刻行动起来。她亲自巡视了织造坊,划出最好的位置,开始筹备新的工坊区域。

她深知此事意义重大,不仅关乎薛家商誉,更关乎情郎的承诺和对英烈的敬意。

新工坊的设施要更好,采光要足,通风要好,织机要用最新的。

同时,她亲自设计了一套托幼方案,在工坊旁辟出安静明亮的房间,聘请有经验的妇人照看烈属们带来的幼儿。

她还特意交代管事,烈属入坊,工钱一律按熟手标准起算,并且要给予她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在苏慕白的强力推行和薛宝钗的高效配合下,朔方军阵亡将士的抚恤安置工作得以迅速且务实地展开。

幽州府衙与薛家织造坊紧密协作,英烈碑的选址、奠基有条不紊;阵亡将士的名册核对、事迹整理昼夜不息;优先录用烈属进入织造坊的措施更是解了无数孤儿寡母的燃眉之急。

幽州城北门内,巨大的青石被运抵,工匠们开始日夜凿刻碑体和碑座。

消息传遍朔方军各营,从主帅苏烈到普通士卒,无不对苏慕白感佩至深。

那“英魂永驻,浩气长存”的碑文镌刻承诺,以及为烈属开辟生计的切实举措,远胜千言万语的褒奖。

“苏大人言出必践!”、“苏大人是真心为弟兄们着想!”——这样的议论在军营中口口相传。

苏慕白在幽州的威望与掌控力,借着这股对英烈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盼,如春潮般悄然漫涨,无声地渗透进这座北疆重镇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角落。

从前线撤下休整的部队,看向府衙方向的目光,除了对知州的敬重,更添了一份近乎托付身家性命的信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这个道主太颠了 噬道吞元大法 修仙:从怀孕师娘开始 修仙学堂 年代:邪本是道,我有仇必报 武侠:从得公主下嫁开始 天劫凡尘录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封神之铁血艳影 我有谋士三千,助我破界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