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掀桌(2 / 5)

“他根本就要——自己,走出这一步。”

“他这是,要把兵部之权,从两党之争里,活生生剥出来,放回他自己手中。”

霍纲听得头皮发麻,几乎不敢置信。

“可……这也太险了!”

“险?”魏瑞冷哼一声,“既然是帝王,那便不能怕险。怕险,还如何立威?”

许居正却摇头:“不怕险是好事,但此刻若无合适人选,逼得太狠,新党翻脸,便是群起而攻。清流也未必能再劝得住了。”

“陛下……已至悬崖。”

他紧盯着萧宁,心中仿佛悬着一把刀——

这一局,已无缓手之法。

天子,下一步如何走?

无人知晓。

而整个朝堂,皆在等那一步——或起风云,或震四方。

萧宁,静静负手。

忽有微风穿过朱柱金瓦,卷起衣袍微响。

他站于大殿之巅,却仿佛身在孤峰之上。

良久,他开口了。

“兵部尚书一职,朕已有定人。”

太和殿,瞬息凝固。

王擎重与林志远目光凛然,许居正与霍纲屏息凝神,魏瑞双眸微敛,神色冷峻。

太和殿中,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于那句“朕已有定人”之后。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思都高悬空中,众臣之眼如潮水般涌向那道墨袍身影。

有人屏息静待,有人揣度猜想,有人悄然提防。

可就在萧宁似将道出答案前的一息之间,忽有一道身影自新党阵列中迈步而出,稳稳立于丹墀之下。

是王擎重。

他出列之势,沉稳而有力,似早有预谋,亦似心有所据。

他拱手施礼,目光却未如礼节所需般低垂,而是径直迎上高阶之上的天子眼眸,声音平稳,却字字含锋:

“启禀陛下,臣不才,惶恐言谏,然朝政无常,职任不可虚,臣斗胆,再荐一人。”

此言一出,太和殿中波澜再起。

清流一列骤然微震,许居正眼神微敛,霍纲则低声轻叹。

王擎重再荐之举,既非不敬,也非逾制,但在天子已明言“自有定人”的前提下强行插言,无疑是在当众质疑天子的判断,更像是一场有意为之的掣肘之举。

而更让人警觉的,是王擎重那声“再荐”之后,并未急着报人名,而是稍作停顿,声音略低,却更显清晰:

“臣所荐之人,乃刑部左侍郎卢修礼。卢侍郎历任江北镇抚,督调三营兵事,久居京府刑政,素精文武,谙熟兵政条陈,既得军府之法,亦通庙堂之规。”

“若得其任,或可胜兵部之任,为国分忧。”

语声平稳,辞章谨慎,但太和殿上真正引发波动的,却并非卢修礼其人。

而是他下一句——

“只是……卢侍郎今晨偶染风寒,未能入朝。”

“臣斗胆代为荐举。”

顿了顿,王擎重语气不变,却又平添一语:

“与卢侍郎同样抱恙之人,还有中书令裴景台、都察院右都御史陈荫仁,户部右侍郎顾延平等人,皆未能入朝。”

话音一落,清流中人脸色一变,连许居正眼底都隐现警色。

——他这是在点名!

不仅点出卢修礼未到,还将今日未到朝的其他新党核心人物,一一列举在外,虽以“抱恙”为辞,实则分毫未掩其真实意图。

这不是单纯的告知,而是当众陈列兵力,炫示实力。

一句“皆未能入朝”,将整个太和殿外那条空出的朝臣列位,描摹得无比清晰。

那一列列空缺的位置,今晨在许多朝臣眼中不过寻常偶然,但如今在王擎重之言下,便如一道横贯朝堂的黑线,突兀而具压迫。

“这些人不来,只是未发声而已。”

“但他们,都认我为师,以我为先。”

“即使如此,我自当为他们发声。”

王擎重的眼神深处,露出一丝藏不住的锋芒。

“陛下,”他语气不变,继续说道,“臣等自不敢言扰圣意,只是兵部久悬,众望所系,若陛下所定之人尚未出列,臣等自当尽臣职,为陛下分忧。”

“卢修礼虽未能亲至,然才具可观,请陛下——慎思。”

这一刻,连最迟钝的朝臣也终于意识到:王擎重不只是荐人,更不是纯粹的“忠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一梦维艰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