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愿君无恙!(3 / 4)

> “陛下莫死。”

许居正嗓音哑了,颤声道:

“陛下曾言,剑指天下,为民而战。”

“可百姓之愿,并不全在一州之地,也不只在剑台之上。”

“他们更愿见到的,是朝堂有主,天子长安。”

“他们愿意忍一时,退一步,换一人平安归。”

“他们……愿您活着。”

“而非,葬身此地。”

郭仪伏地再拜,声音低沉而有力:

“此万民书,不为求胜,不为奏捷。”

“只为一人。”

“只为陛下——勿死。”

霍纲一字一句:

“臣三人,愿为中人。”

“将这‘万民书’献于剑台之下。”

“请陛下,知民意。”

“思身命。”

“勿执此剑。”

全场安静得可怕。

朝臣看着三人,一时间,竟不知该惊、该痛、该佩服、还是该落泪。

无人再说“谋退”。

无人再提“败走”。

只是用最温和的方式,最沉痛的语调,最隆重的跪拜——求陛下,活。

一页页丝缎,在风中鼓荡。

像是一面面旗帜。

不是求胜的战旗。

是——百姓之念的灯盏。

那其中有一张,只有一句话,歪歪扭扭,落款写着:“小六,八岁。”

“我娘说,天子若死了,天就塌了。”

“陛下别死,好不好?”

这句话,在许居正嘴边回响良久,最终再也念不出口。

他跪伏在地,眼泪滴在丝缎之上,墨痕微晕。

郭仪与霍纲也都低下头,不愿让人看见他们的神情。

他们也知。

这一刻,他们做不到动摇陛下的志。

但他们希望,用这千万民心的字句,让他心中那道铁一般的线,有那么一刻的轻颤。

三人齐声:

“请陛下收剑!”

“愿君珍重!”

风还在吹。

旌旗未动,剑气未平。

天光压城,云色沉沉。

长街上,百官跪地,三老伏首,万民书摊开如页卷波涛。

而那一道染血的身影,依旧孤傲挺立在碎裂剑台之上,未曾应答。

场面一度凝滞。

人群之中,有人低声抽泣。

有婴儿的啼哭声在远处响起,接着,是母亲慌忙的安抚,带着几分惊慌,又带几分不敢发出太大声响的顾虑。

直到,下一刻。

一名身穿粗布短衫的老者,颤颤巍巍地站出人群。

他看了良久。

听了良久。

终于,在剑台之下百丈之外,缓缓跪下。

双膝落地。

骨骼发出轻响。

“陛下。”

他的声音低哑,如风中碎叶般轻颤。

“别打了。”

“回去吧……”

周围数人皆是一怔。

随即,有人认出,那是南街的王老,早年间曾为县中教谕,如今种田度日,口碑极好。

有人惊道:“王老?”

“他也跪下了?”

王老抬头,看向那台上之人,布满老茧的手重重一叩地面:

“这世间,不止胜负。”

“还有命。”

“我们这些老骨头不值钱。”

“可陛下,值钱啊……”

寂静几息。

又一人跪下。

是街角卖馄饨的刘婶。

她声音沙哑,却坚定无比:

“陛下吃过我家的馄饨。”

“他当年带着香山学子来我们摊前,没要钱,还谢我。”

“我知道他是个好人。”

“我也知道,他为我们才站在那里。”

“可我不想他死。”

“他死了……我孩子以后吃什么?”

“谁还能替我们出头?”

她一边哭,一边跪。

肩膀一抖一抖。

泪水落在尘中。

接着,第三人跪下了。

是个卖灯的年轻人。

“陛下曾让我送灯入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一梦维艰 农民将军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古人看我玩原神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