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582章 靠着我才能成为人上人

第582章 靠着我才能成为人上人(1 / 4)

    皇帝打断他的话:“朕看许靖央此举,甚好!让你儿子也尝尝什么叫人言可畏!让他知道,有些错,不是一句‘年少轻狂’就能揭过的!”

    “若他经此一事能幡然醒悟,收敛心性,朕看这顿羞辱,吃得值!顾爱卿,教儿子,不能纵容,否则他失了规矩,害得是你!”

    顾大人浑身发抖,额头上尽是冷汗,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来。

    最终,他只能咽下愤懑:“臣谨遵皇上教诲。”

    长公主在一旁,宽大衣袖下的手悄然握紧,指甲掐进了掌心。

    事已......

    雁回坡的秋日总是来得早。林晚舟站在碑林中央,脚下是层层叠叠的落叶,如同被岁月掩埋的旧信。她缓缓蹲下,指尖抚过一块低矮石碑上稚嫩刻痕:“为什么娘说‘不能提外公的名字’?”字迹歪斜,却深得入骨。她认得这手笔??是当年那个在村口私塾门口徘徊了三天、终于鼓起勇气递出第一封“问心信”的小女孩。

    十年光阴,如刀刻斧凿,将一场始于焚书之夜的思想风暴,镌进山河血脉。如今,“记忆角”遍布乡野,质疑课成了蒙童启蒙必修,连宫中尚书房的小皇子们也偷偷传阅《记忆录》手抄本。而那十万封“问心信”,已在皇史?最深处封存完毕,等待癸巳年七月初七开启??那一天,正是新“玄圭”制度理论上该重启之期。

    可林晚舟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进入第二轮。

    自她登坛宣誓为国策顾问以来,朝堂看似风平浪静。新帝年轻温和,对她言听计从,甚至主动开放部分禁档供纪事堂查阅。沈知衡也被任命为御史台左都御史,执掌监察大权。一切仿佛昭示着旧秩序的退场与新思想的崛起。

    但林晚舟清楚,这是**驯化完成的第一步**。

    她在府中设宴招待新任礼部尚书时,对方不经意提起一句:“林大人推行教化功莫大焉,然则‘质疑’二字若无边界,恐生妄议之弊。”话音未落,身旁侍女便捧上一幅画卷??竟是她八岁那年随母赴迎圣会讲学时的画像摹本,题跋写着:“幼承庭训,终成栋梁。”

    她笑而不语,心中却如冰水浇头。

    他们不是放弃控制,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掌控。他们让她成为符号,一个被供奉起来的“开明典范”,用她的名字去legitimatize(合法化)新一轮的话语规训。就像当年李维安也曾被誉为“清流砥柱”,最终却成了紫宸阁最锋利的刀。

    当晚,她召见周清远。此人如今已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表面仍效忠朝廷,实则暗中协助纪事堂渗透中枢文书系统。他带来一份密报:近三个月内,有十七名曾在“记忆角”发表敏感言论的村民相继病亡,死因皆为“突发寒疾”。更诡异的是,这些人临终前都被一名自称“巡诊医官”的男子问话,随后次日便暴毙。

    “那人穿青灰长袍,袖口绣半圈银线梅花。”周清远低声说,“那是皇室暗卫‘影槐’的标记。”

    林晚舟瞳孔骤缩。影槐,直属皇帝贴身护卫,只听命于一人??先帝遗诏中提及的“监国太妃”,即当今圣上的生母,章懿太后。

    她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一夜,母亲林昭被捕前最后一句话:“若有一日你掌权,切记防住深宫里的‘玉观音’。”

    玉观音?她当时不解其意。直到今晨,她在慈恩寺废墟翻检残碑时,发现一段被刻意凿毁的铭文:“章氏女,甲辰年生于栖云观侧,乳名玉娘。”

    甲辰年,正是“天镜台”重启之年。

    她猛地站起身,命人火速调取章懿太后入宫档案。然而三日后回报:所有相关卷宗均标注“癸亥?零”级别,需双钥开启??一把在皇帝手中,另一把竟由**她自己**保管。

    这是陷阱,也是邀请。

    她终于明白,“玄圭”从未需要隐藏身份。它不需

最新小说: 铁血巾帼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今生只为你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都市修真便利店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