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乐乐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被问这个问题,但他反应很快,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依旧洪亮,却多了一份认真:“潘主任,我觉得体育部的工作,和是男生还是女生没关系!我们女生心思更细,考虑事情更周全,组织活动、协调人员、做记录这些事,说不定能做得更好!我希望老师们能给我一个机会,也希望能打破过去只有男生的惯例,千万别……别歧视我们女生啊!”
他最后这句话带着点东北人特有的直爽和调侃,却一下子把潘禹会将住了。“歧视女生”这顶大帽子,他可担待不起。潘禹会的脸色瞬间有点尴尬,连忙摆手解释:“哎,孙乐乐同学,你不要误会!我绝对没有歧视女生的意思!没有没有!只是……只是从实际情况考虑一下。好了,我的问题问完了。”他赶紧结束了提问,显得有些狼狈。台下传来几声压抑的低笑。
接下来是袁友三。他上台时略显紧张,推了好几次眼镜,但演讲内容却十分扎实。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生活部工作的理解,提到了如何高效管理物资、如何协调宿舍关系、如何细致服务同学等具体想法,逻辑清晰,态度诚恳。
“……我希望能在生活部这个平台上,真正为同学们做点实事,解决好大家生活中的小麻烦,让咱们法律系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的结束语赢得了评委们赞许的目光。
潘禹会显然不想让四班的人太顺利,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袁友三同学,你说你想为同学们服务,想法很好。但我想问问,你想加入生活部,负责检查宿舍内务,那你自己的内务整理得怎么样?你能起到表率作用吗?”
这个问题很实际,也带着考验的意味。袁友三似乎早有准备,他不卑不亢地回答:“报告潘主任,我不敢说做得最好,但我一直努力做好。开学到现在,我的铺位在系里的每周例行检查中,连续三次被评为‘优铺’。翁老师可以作证。”他说着,目光看向翁斯桐。
翁斯桐没想到会被点名,愣了一下,连忙点头证实:“啊,对!是的潘主任,袁友三同学的内务确实一直保持得很好,每次检查评分都很高。”他作为男生宿舍管理的负责老师之一,话语很有分量。
潘禹会再次吃瘪,只好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嗯,保持得不错。”便不再言语。
最后上台的是梁晓青。她显得沉着冷静,演讲时从容不迫,将自己高中三年担任团支书的经历、组织过的活动、获得的荣誉娓娓道来,展示出了超出一般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思想深度,听得评委们频频点头。
潘禹会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眼看四班这三个学生一个比一个出色,他决意要为难一下这个梁晓青。等梁晓青演讲结束,他立刻抛出了一个极其刁钻的两难问题:
“梁晓青同学,你的经历很出色。假设,我只是假设——如果你成功加入了纪律部,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你发现一位比你高年级的学姐,正在隐蔽处吸烟。校规明确禁止吸烟,你知道。但如果你当场抓住她并上报,很可能会得罪这位学姐,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假装没看见,不上报,那你就是失职,违背了纪律部的职责和你的初心。请问,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非常阴险,无论选择上报还是隐瞒,似乎都有问题,完美地模拟了一个现实中的道德困境。梁晓青显然被问住了,她蹙紧眉头,陷入了紧张的思考,会场一时安静下来。
陈秋铭心里暗骂潘禹会刁难人,他知道这是在挖坑。他不动声色地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喝了一口,然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微微侧身,用不大但足以让附近人听清的音量,对旁边的娄越闲聊道:“娄老师,现在这学生素质真是普遍提高了。就前两天,你们三班那个吴简平和常锦昊,看我抱着一摞子资料,还挺远呢,就主动跑过来帮我搬。真不错。”
娄越被这没头没脑的话弄得有点懵,下意识地接话:“是吗?吴简平和常锦昊?那我回头得表扬表扬他们。”
这番看似无意间的闲聊,像一道闪电划过梁晓青的脑海!她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素质高”!
梁晓青眼睛一亮,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稍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回答道:“谢